一杯“村咖”品出“鄉甜”味道
2025-03-12 10:23:34? ?來源:內蒙古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這些年,咖啡這一都市文化符號,悄然滲透進鄉村的肌理,催生出一種別開生面的新業態——“村咖”。這些散布于田野間的微小錨點,正以一種不可小覷的力量,編織著城鄉融合的變革圖景,縮小著城鄉娛樂與文化生活的差距。 當咖啡香遇上田園風,便孕育出了“村咖”這一獨特風景。據統計,全國已有超過4萬家咖啡館在鄉村落地生根。在江蘇南京的佘村,一個核心景區面積僅2平方公里的小村落,竟聚集了15家咖啡店;而在蘇州的太湖生態島上,更是涌現了50多家“村咖”,其中不乏網紅店鋪,吸引著無數游客慕名而來。 “村咖”出圈的背后,離不開政策的鼎力相助。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好政策為“村咖”等新業態、新場景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發布,再次將焦點對準“三農”,明確提出要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推進鄉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鄉村旅游的特色化、精品化、規范化水平。這一政策導向,無疑為“村咖”的蓬勃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一杯“村咖”,療愈身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渴望在廣袤鄉村中尋找心靈的棲息之地,同時也希望享受現代都市的便利與品位。“村咖”不僅僅是一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它補齊了鄉村產業發展中的時尚短板,彰顯了人文經濟學的深刻內涵。 一杯“村咖”,激發活力。“咖啡+景區”、“咖啡+民宿”、“咖啡+露營”……這些新興組合正逐漸成為鄉村旅游的新風尚。有的地方還將“村咖”與鄉村社區緊密結合,賦予其鄉村閱覽室、文化展示廳、活動中心等多重功能,進一步豐富著鄉村的文化生活。更為關鍵的是,“村咖”的火爆吸引了眾多創業者帶著創意和資金涌入鄉村,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比如,稻田營地、藝術研學等新興業態在廣袤鄉村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串珠成鏈。這充分說明,鄉村是一片充滿潛力的熱土,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都能在這里碰撞出璀璨的火花。 當然,每個村莊都有其獨特的自然稟賦和產業現狀。在發展鄉村產業時,我們必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無論是“村咖”還是其他新業態,都應立足當地特色資源,緊盯市場需求,科學規劃、分類施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鄉村產業的提質增效,讓廣大農民在產業發展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村超”到“村咖”,人們對鄉村的關注與日俱增,鄉村振興的潛力正被不斷挖掘。將關注化為動力,將潛力變為活力,在各具特色、各美其美中相互賦能、相得益彰,共同書寫鄉村全面振興的絢麗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