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地“尋尖、拔尖”,才能真正成為“頂尖”
2025-03-10 10:44:18? ?來源: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讓全國各地來的大學生背了雙肩包,就可以到湖南來創業。”全國兩會湖南代表團開放日,省委主要領導這句質樸而真誠的邀請,迅速在網上引發廣泛關注。由此想到,兩會上一位企業家談到科技創新時說,企業不斷地“尋尖、拔尖”,才能真正成為“頂尖”。一座城市里大學生創新創業,事實上也暗含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首先,是“尋尖”。湖南將創新創業的大學生視為“金種子”。去年,《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發布,實施了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設立面向大學生的創業投資基金,建設有特色、功能強的創業孵化載體等七大舉措。加之湖南有著“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來到這里。只有尋找到“金種子”,創新創業才有人力上的基礎性支撐。 其次,是“拔尖”,要助推大學生創業成功,壯大其企業。湖南具備強大的產業基礎,從工程機械到軌道交通,從航空航天到新一代信息技術,湖南在多個領域擁有全國領先的技術和產業集群,為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空間。以中南大學唐佳團隊為例,他們利用長沙豐富的工程機械資源與地理位置優勢,成功將自主研發的國產光電子器件自動耦合封裝設備推向市場,打破了國外高價設備的壟斷。有人感慨“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感受產業鏈的高效集聚”。助推大學生創業成功,不僅需要給力的政策,更需要合適的創業成本、良好的產業生態等。有足夠的成長空間,大學生創辦的企業就能脫穎而出。 當“尋尖”與“拔尖”形成良性循環,站在行業的前沿、舞臺的中央成為“頂尖”,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就有可能成為自然而然的結果。不久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促進工程機械再制造體系改革方案》。方案第一條,就是強化標準支撐。其中提到,支持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加強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牽頭或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鼓勵企業申請國際專利。大學生創新創業沒有天花板。比如在湖南的工程機械賽道上,大學生創業團隊只要肯努力、善鉆研,不僅能贏得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更有可能樹立行業標桿。 創新創業,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樓閣,而是腳踏實地、人人可為的實踐探索。從“尋尖”到“拔尖”再到“頂尖”,湖南是哺育“金種子”的沃土。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