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評語是教育的斯文表情
2018-02-01 09:39:5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君稟賦過人,具大成之相;才藝雙全,引同窗仰視。然終日睡眼惺忪,不能專注于學業,師長知如此,恐君誤學,百技治之,渾噩如故?”這是重慶兩江新區金溪中學初二4班班主任姜發艷寫給學生的期末評語。全班39個孩子,都收到了這樣一份屬于自己的文言文評語。(1月30日《重慶晨報》) 這些文言文評語的確令人眼前一亮,這些評語不僅是個性化教學的展現,也是教育的斯文表情。 臨近期末,給學生寫評語又成為每位老師的一門功課。如何寫好評語,如何讓評語發揮教育、引導和激勵作用,無疑是每位老師要思考的問題。很多時候,一些老師寫的評語大都中規中矩,不茍言笑,千篇一律,比如,該生能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有較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專心聽課,自覺完成各項練習等等。 這些評語平鋪直敘、語言枯燥,內容缺乏針對性,很難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今,這位老師的文言文評語就不同,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學,也有著較強的針對性。這樣的評語形式新穎、貼近實際、風趣幽默,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又溫和地點出不足,提出努力的方向。這樣的評語展現了老師的教學才能,也蘊含著老師的教育智慧和用心。 期末評語作為老師對學生的一種評價,也是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學生來說,老師的評價是對學生一學期的綜合總結,也關系著學生假期狀態和下一學期的學習態度。老師們應該認真對待學生評語,注重語言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勝不驕,敗不餒,受到良好的激勵和教育。 教師們要多思考、積極創新思維,在評語中融入學生喜歡的元素,讓評語追趕時尚潮流。也可以通過網絡語言撰寫評語,讓評語符合時代背景。當然,也可以寫文言文評語,恪守評語的文化和教育屬性。這些都是教育的智慧和創新,也是教育用心和溫和的體現。 |
相關閱讀:
- [ 01-31]教育培訓“供給”和“需求”要標本兼治
- [ 01-30]擴大學前教育資源責無旁貸
- [ 01-29]“幼有所育”呼喚教育多樣態供給
- [ 01-26]讀懂《旅行青蛙》背后的啟示教育
- [ 01-25]虎狼式教育,慎防行動跑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