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春節期間服務業的供需矛盾,最有效的辦法是增加服務人員的收入,鼓勵服務人員堅守服務崗位。增加服務人員收入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來自企業對服務人員進行的補貼和獎勵;另一個來自價格上調,即消費者對服務人員進行的補貼和獎勵。 春節期間,不少網約車司機選擇外出或與家人團聚,各地料將再現“打車難”。預測數據顯示,2月8日(臘月廿三)至2月21日(正月初六),全國平均打車成功率將下滑20%。滴滴出行昨天發布公開信,表示將推出多項措施,加大對春節期間堅守服務崗位的司機的獎勵,并在140個城市推廣定額“春節司機服務費”,最高5元,最低1元,服務費全額歸司機,鼓勵司機接單。 春節打車要漲價,這首先會讓不少普通居民感到不快,畢竟“漲價”意味著消費者要多掏腰包,而春節本來就比平時有更多支出,打車漲價會讓人們面臨更大的支出壓力。在滴滴出行宣布春節實行定額“司機服務費”之前,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等網約車平臺公布了春節期間的價格上浮政策。此外,快遞、外賣、酒店、家政、洗車等行業也出臺了春節期間價格上調政策,如EMS、順豐、韻達等多家快遞企業將延續以往的春節值班政策,提供“不打烊”服務,同時采取加價策略,快遞費比平時多出10元錢。 出租車、網約車、快遞、外賣、酒店、家政等服務行業,有的帶有一定政策性和公益性,有的主要采用市場化模式運營,但都關系到城市運行、服務保障和百姓生活,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共服務品的特征。在春節這樣的特殊時期,確保服務行業和公共服務品的有效供給尤為重要,但此時服務行業和公共服務品會出現供需劇烈變動,主要包括供給量不變而需求爆發(如酒店)、供給量降低而需求相對穩定(如家政)和供給量明顯降低而需求成倍爆發(如網約車)三種情況,其中第三種供需變動最為劇烈,意味著緩解供需矛盾的難度也最大。 在短期內難以大幅增加供給的情況下,要緩解春節期間服務業的供需矛盾,最有效的辦法是增加服務人員的收入,鼓勵服務人員堅守服務崗位,盡可能保證一定規模的供應量,至少保證供應量不大幅下降。增加服務人員收入主要有兩個渠道,一個來自企業對服務人員進行的補貼和獎勵。幾大網約車平臺在這方面都有不俗的舉措,如滴滴去年春節期間投入5億元獎勵堅守崗位的司機,今年春節的獎勵總額將超過10億元。 另一個來自春節期間的價格上調,這也可以理解為消費者對服務人員進行的補貼和獎勵。另有少數政策性、公益性較強的服務行業,除上述兩個渠道外,政府還可以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對企業和服務人員予以補貼保障,要求企業做好春節期間的安排調度,鼓勵服務人員春節期間堅守服務崗位。 消費者對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網約車司機進行補貼和獎勵,以科學的價格政策緩解春節“打車難”,這在公共政策邏輯和市場邏輯上已不是問題。但是,要實現價格政策目標,切實緩解春節期間的“打車難”,需要在以下兩個方面嚴格落實到位。其一,網約車平臺要就春節期間的價格政策進行全面、詳實的公示公開,讓司機、消費者和政府職能部門都充分知曉,并制定春節期間價格監管處理辦法,對司機擅自加價、漫天要價、價格欺詐等行為,以及在嚴重供不應求、極端天氣等條件下趁火打劫、惡意宰客等行為,須按企業的規定予以嚴懲。司機上述行為涉嫌違法犯罪的,職能部門、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應依法追究懲處。 其二,要依法保障春節期間堅守崗位的網約車司機的合法權益。企業承諾對司機進行的補貼和獎勵應當及時、足額兌現,價格上調收益中司機應得的部分,也不能有任何含糊。同時,司機春節期間出車符合國家發放加班工資有關規定的,企業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向司機支付春節加班工資。依法保障司機的合法權益,可有助避免司機與乘客發生激烈的“轉嫁性矛盾”,有利于鼓勵司機春節期間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與企業、政府和社會形成合力,有效緩解“打車難”。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