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北京市衛計委的消息稱,北京市今年將建立執法部門、掛號平臺和醫療機構三方共享的“網絡號販子”黑名單制度,努力實現對號販子的聯合懲戒。 近兩年,在國家衛計委的統一部署下,北京等多地開展了集中整治“號販子”和“網絡醫托”專項行動。在多部門的聯合努力下,各地各大醫院號販子猖獗橫行的勢頭有所減弱,但遠沒有絕跡。在聯合打壓之下,一些號販子“與時俱進”,搖身一變成為“網絡號販子”,搭乘科技的快車,不少號販子在114等平臺搶號、囤號,在網上兜售叫賣,有些網店月銷量達7000單之多。 正是在此背景下,北京市衛計委日前聯合公安部門,升級掛號平臺,和駐院民警進行聯動,將高度可疑的號販子的卡號加入“黑名單”,嚴格實名掛號和實名就診制度,積極探索掛號平臺網絡預約經費結算方式,統一網絡號源開放時間,加大信息監管。同時,加強掛號平臺和醫療機構內部管理,進一步做好技術防范和人力防范工作,壓縮各種“號販子”的生存空間。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和個人支付大量介入個體生活,大數據開始和每個人息息相關。而身份證、醫保卡等信息采集技術手段的更新換代,也使得大數據和每個人緊密相關。遼寧沈陽等地的智慧醫保已經通過APP開通人臉識別功能,使用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線上使用醫保卡中的部分功能。 利用大數據和平臺共建數據共享,一方面方便患者對醫療資源的使用,改善就醫體驗;另一方面,在打擊號販子,打擊醫療作假和套保騙保等方面,大數據也將大有所為,從線上和線下全面壓縮其生存空間。 科技手段的運用,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人臉識別系統、網上身份證辨偽技術等眾多互聯網科技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電商和生活各個環節。但是這些先進的技術、強大的系統、龐大的數據,常常掌握在專業機構或者少數部門手里。如果在整治“號販子”和“網絡醫托”等社會頑疾的過程中,能夠借助大數據和高科技的巨大作用,那么百姓將能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和完善的醫療服務,而這也是科技進步帶給全社會的福祉之一。 |
相關閱讀:
- [ 11-28]電商平臺,大要有大的樣子
- [ 11-21]“退貨潮”凸顯多重“電商經濟病”
- [ 11-20]“雙十一”退貨潮是一次電商經濟的體檢
- [ 11-17]重擊“刷單”是對電商環境的最好呵護
- [ 11-06]拿什么遏制電商平臺“二選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