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可購火車票,服務提速永遠在路上
2017-11-24 08:44:4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引入互聯網訂餐、取消異地售票手續費、推出高鐵“接續換乘”、“自主選座”功能后,從11月23日起,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12306網站微信支付功能上線試運行。 據新華網報道,持有微信支付賬戶的旅客,在12306網站及手機客戶端購買火車票時,可以在支付頁面選擇“微信支付”進行支付,全國各主要城市的車站售票窗口和自助售票機,也將逐步支持微信掃碼支付。 在支付清算體系日新月異的當下,12306引入微信支付難言創新,但也可見補強服務短板的積極態度。所謂“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能夠及時填充民眾形成的移動支付“慣性”和“路徑依賴”,便是在向民心靠近。 不管何種支付方式,都是一種消費手段,其更深層次指向是鐵路市場化改革的決心和查缺補漏的態度。畢竟市場需求是服務創新的動力和方向,從服務供體和受體之間的對白中尋找不足,應該是鐵路部門應有的表現,所以我們不能單單把它看成一項服務,更應該當作一種思維方式。 透過這種思維的公共表達,可以看到鐵路部門在進行公共服務決策和加強公共服務創新的內在邏輯,也即為民眾提供個性化和精準化服務的意識和行動都在逐漸加強。 當然,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需要技術支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技術的更迭背后有著無限可能。多維度了解,聚焦用戶需求,組織優化、完善購票系統,才能更好的搭上互聯網時代的技術快車。 目前,中國高鐵運營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從綠皮車到復興號高鐵,從現金交易到移動支付,設備的迭代升級,服務的優化補強,向社會輸出的不僅僅是較高的運輸速度、堪比空姐的高鐵服務員,同時還是不斷增添的服務選項。 多元化的需求,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服務,就是一種人性化的表達。畢竟,服務的落腳點是人,物質的滿足必然導致精神需求的高漲。優質的服務體驗會為整個出行加分不少。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僅僅是第一步,畢竟微信支付后續的狀態究竟如何,12306系統是否能支撐這項服務持續走好,還需要在實際運行中體驗。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