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務應與時俱進
2017-09-22 10:02:2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未來,市民錢包里的醫保卡、公交卡等有望疊加在一張“北京通”卡上,而掛號、旅游景區網上購票、門禁卡等多種功能也將集中在“北京通”APP上。北京晨報記者從門頭溝區經信委獲悉,“北京通”APP首個區級平臺——“門城通”昨天上線,明年,門頭溝居民有望用手機在區內58個醫院掛號。(9月21日《北京晨報》) 過去,群眾辦理繳納水電費等業務,一般情況下只能到服務大廳,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還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如果遇到高峰期,服務大廳里可能會出現排隊者眾多,人頭攢動的情況,群眾更是苦不堪言。如何讓群眾辦事少跑腿,體現著公共服務的民生情懷。因此,著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補齊便民服務短板,就顯得尤為迫切。但是,傳統的服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手續繁瑣、不夠人性化等問題,這就需要服務方式與時俱進,更好的對接群眾訴求。 “門城通”APP無疑就是一個好辦法。據了解,這款APP包括移動政務服務大廳、政府門戶、智慧社區、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旅游等政務、公共及社會服務等項目,居民實名注冊填寫信息后,很多事項不用再到現場辦理,通過政府部門數據后臺共享,讓百姓少跑腿。比如,在移動化政務服務方面,“門城通”已接入54項審批事項的手機端在線辦事,居民可通過手機享受網上申報、進度查詢、網上打分等服務。 “門城通”APP正式上線,對于普通市民而言,辦理業務就不需要親自到現場了,少了奔波的辛苦,少了長途的跋涉,少了排隊的無奈;對于政府部門而言,不僅讓群眾方便了,還加快了業務的審批流程,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工作效能,可謂一舉多得。“門城通”APP無疑是”互聯網+“政務的又一個生動實例,使公共服務水平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切實順應了群眾的殷切期待。 應當看到,“門城通”APP正式上線僅僅是邁出了便民服務的第一步,要讓“門城通”APP真正發揮功效,光有這款軟件還不行。如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一則,要完善信息發布制度,確保APP規范運行;二則,要做好軟件的推廣普及,特別針對一些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要拿出具體的辦法和措施;三則,要加強信息保護,確保個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濫用。 “智慧城市”建設,需要我們與時俱進,拓展服務理念,習慣在互聯網思維下去思考。網絡普及了,智能手機普及了,我們的窗口服務單位,更應該借助現代工具實現真正便民服務的“互聯網+”。讓數據多跑路,就能讓市民少跑腿,甚至是不跑腿,這是服務的理念,也是服務的智慧。 希望“門城通”APP能夠繼續完善、改進,給更多的市民帶來方便。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