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節令食品日報制度”為安全過節加防護鎖
2017-09-21 09:23:5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國慶、中秋兩節將至,記者從北京市食藥監局獲悉,針對本市53家月餅生產企業,食藥部門開展了全覆蓋式抽檢,包括稻香村、好利來、宮頤府等,同時還將對節后過期月餅餡料處置情況進行檢查。此外,今年本市試點實施“節令食品日報制度”,即自月餅生產之日起,生產企業每日要向當地食藥監管部門報告月餅產量、銷量、銷售去向、退貨量、銷毀量等信息,掌握月餅生產、銷售、退貨及回收處置情況。(9月20日 《北京青年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眼下,國慶、中秋兩節將至,市民對月餅、肉制品、食用油等需求量隨之增大,這個時段往往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發期、易發期。因此,如何做好節日期間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至關重要。 基于此,北京市食藥監局在雙節到來之際,對月餅生產企業開展全覆蓋式抽檢,并試點實施“節令食品日報制度”,筆者認為此舉值得點贊。該制度既為廣大市民營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也給食品生產企業敲響了警鐘。“節令食品日報制度”的實施,有助于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及時了解掌控食品流通的各個環節,倒逼食品生產企業、銷售商強化責任意識,切實規范食品生產銷售行為。 當然,在面對食品安全問題時消費者勿袖手旁觀,應該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里,敢于舉報。尤其在農村食品消費市場,節日期間易成為假冒偽劣和過期食品銷售的重災區。不少違法食品生產作坊位置隱蔽,問題食品在小超市、地攤售賣,給執法增加了難度。倘若消費者遇到問題食品時,及時向執法部門舉報,無疑會提高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讓問題食品無處遁形。 食品安全無小事,責任重于泰山。筆者希望,食品藥品監管、工商、公安等部門和廣大消費者的共同努力,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確保安全食品走上我們的餐桌。 |
相關閱讀:
- [ 09-20]節令食品日報制值得期待
- [ 08-18]曝光食品安全謠言就應常態化
- [ 07-28]得讓食品安全造謠者賠償經濟損失
- [ 07-28]涉事食品企業辟謠是法定義務
- [ 07-25]外賣食品安全要監管也要自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