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坐“愛心專座”是道德培養的“強制化”
2017-09-18 15:48: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陜西咸陽教育局近日開展中小學生“遵守交規 文明出行”專題教育活動,其中提到即便“愛心專座”無人使用,中小學生也不得坐用,此事引發熱議。(9月15日 中國新聞網) 應該說,陜西咸陽教育局明文規定中小學生乘車禁坐“愛心專座”,出發點是好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形成道德習慣,在全社會掀起尊老愛幼良好風尚。 然而,中小學生乘車禁坐“愛心專座”,有多重不妥。一是“愛心座”適用人群是“老、弱、病、殘、孕”五類,小學生也是“弱”,他們可以使用“愛心專座”的。二是讓小學生使用“愛心專座”,符合社會倡導的“尊老愛幼”道德傳統。三是即便“愛心專座”無人使用,中小學生也不得使用,這種“有資源不用”,也是一種浪費。四是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并非法律規定,而是道德約束。 可見,中小學生乘車禁坐“愛心專座”,不合人之常情,不合社會實際。特別是用這種辦法來培養中小學生道德意識,是培養手段的“強制化”,并不道德,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 出現這種現象,無疑是教育行政部門培養中小學生道德意識的形式主義、急躁思想在作怪。 愛默生曾說:“品格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它的存在能直接發揮作用,而無需借助任何手段。”顯然,“引導”才是培養中小學生道德意識的最好方法。 一方面,從當前來看,老師要給中小學生講一講為什么公交車要設立“愛心專座”,讓學生懂得“愛心專座”的意義,從而達到使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主動讓座的目的。同時,老師也要告誡學生注意乘車安全。 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老師要開展中小學生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上好道德課,讓學生懂得幫扶“老、弱、病、殘、孕”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應該自覺把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如此,中小學生乘車讓座行為,就不會成為問題。 |
相關閱讀:
- [ 09-18]“愛心專座”空著 中小學生也不得坐?
- [ 09-13]指尖愛心,構筑“公益共同體”
- [ 08-30]成把抓愛心零錢 不設防社會還有多遠
- [ 08-21]積極曬賬,讓“愛心早餐”走得更遠
- [ 08-21]愛心早餐是城市的精神食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