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報9月7日發表的評論《“打架成本”走紅贏在普法接地氣》很有道理,打架的成本的確需要認真掂量。本身來講,沖動是魔鬼,每個人都要學會換位思考,更要尊重規則和法治。應當說,有關部門開展普法活動,幫助大家明事理、懂法律,無疑是社會和諧的“穩壓閥”。 幫助公民樹立公德意識、規則意識、法律意識和法治信仰,離不開司法公正“撐腰”,普法教育也要探索針對性、實用性,民眾心中有根法治“紅線”,匹配成熟的心理干預機制,全民守法成為共識和行動,自然會減少戾氣和暴力。當然,法不外人情,在資金、人員等方面增強人民調解的作用,民眾之間有了對話的管道,又有適合的機制制衡,創新社會管理也能消除矛盾。然而那么多年輕人信奉暴力,不能消除戾氣滋生的土壤,提醒只是杯水車薪。或許從專業的解讀情緒失控是一種“病”,一群打人的年輕人也算“病人”,需要學會自我管控情緒,也需要更完善的心理干預機制。 解讀“多看幾眼”之類的喋血故事,法律視角之外,教育更應擔起靈魂“導師”,有文明和素養“潤物細無聲”培育,理智方能占據上風。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