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傷童年的牙簽弩,豈可任其發展
2017-06-21 15:32:3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目前,中小學正流行著一種名為“牙簽弩”的小玩具,個頭只有巴掌大,可以將牙簽作為“箭”發射。有家長稱,雖然牙簽看上去不起眼,可一旦射出去不僅可刺穿氣球、紙盒等,甚至可刺破石膏板。不少家長們都捏了一把冷汗,呼吁立刻禁售“牙簽弩”。(6月19日《北京晨報》) 是不是家長大驚小怪呢?記者從實驗視頻中看到,“牙簽弩”就連3米開外的牛奶紙箱、樹干、豬肉塊甚至石膏板也能輕松插入,射程竟然可以超過20米。這種東西到了孩子手里的后果,商家不會不明白。但是上網搜索“牙簽弩”一詞發現,它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兒,上千款不同樣式、顏色的玩具弩出現在眼前。大多以“兒童玩具”“模型”“男孩最愛”等字樣吸引消費者。生產廠家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事實上,《未成年人保護法》已明確規定:生產、銷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游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需要標明注意事項的,應當在顯著位置標明。但是,顯然像“牙簽弩”這種小玩意兒市場有很多,一般都是小作坊為之,不可能有嚴格的產品質量標準。但這不能就反向推出“沒有規定就是沒有違反規定”,聽任危險的“牙簽弩”橫行。 眾所周知,未成年人認知能力差、自我控制力不足,對成年人可能是無害的產品、環境,但對未成年人卻可能存在重大風險。牙簽弩雖小作為玩具,但要看到,其使用群體是沒有多少理性的孩子,而且家長老師難以控制,潛在危險很大。 真正落實保護未成年人的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企業、商家就要放下身段、面對現實,提高商品的安全水平,防范經營平臺被利用而傷害未成年人。這不是苛刻的要求。“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護未成年人、哺育社會的下一代,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一個更安全的環境,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牙簽弩雖然不是管制器具,但已經具有了管制器具的危害性,為了孩子們的安全,相關部門也應及時做出反應。小小一把“牙簽弩”,是未成年人保護的試金石,各方面應各負其責。 |
相關閱讀:
- [ 06-20]當心玩具成“兇器”
- [ 06-02]不合格玩具是糟心的兒童節禮物
- [ 03-28]共享單車不是兒童玩具
- [ 01-18]無人機監管不能重蹈玩具槍的覆轍
- [ 01-04]法院拍賣玩具槍算不算違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