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近日報道,湖南邵陽綏寧縣綠洲中學一名女生在期中考試中因作弊受到監考教師批評,隨后又有作弊嫌疑被發現,留下遺言后從5樓教室窗戶跳下,后因搶救無效死亡。 因為作弊受批評,一個花季少女竟然決絕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無論從什么角度看都是一起悲劇。但遺憾的是,網上同情這個女孩的聲音并不多。就目前新聞透露的信息看,該學生確實有錯在先,老師的批評無可厚非,她的跳樓恐怕更多有心理層面的問題。只是評一句“活該”,實在太過殘忍。即使學生存在心理問題,也是教育者應該提早關注和紓解的。面對悲劇,我們還是要多問一句:教育層面有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為什么這個女生在一次作弊遭批評之后,繼續鋌而走險?最可能的答案是分數對她很重要,或者說對老師和家長很重要。因為分數成了衡量學生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所以考試對于“差生”來說,常常是一種恐怖的測試。一些很難考出高分的孩子明知作弊風險太高,還是忍不住飲鴆止渴。當分數的意義被無限拔高,所有學生被逼參加一個未必公平而又能決定命運的比賽,那么一些“差生”的無奈作弊也就有了值得同情的地方。 過度關注分數、依舊沉迷于應試教育的現象,恐怕并非個案,而且越是在縣鄉,越是普遍。也許考試仍是改變底層孩子命運的重要途徑,但絕不是唯一途徑,學校、家長對這一常識應該有更多的理解和敬畏。所謂素質教育,不是增加幾節舞蹈課、體育課,讓學生多才多藝一點這么簡單,更核心的應該是陪伴和幫助孩子成長,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 理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現實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擅長考試,那些考不出高分的學生如果得不到家長、教師起碼的尊重,找不到證明自己價值的辦法,就很可能或者作弊“自保”,或者整日郁郁寡歡而產生心理問題。因作弊被批評,因中考或高考失利而發生悲劇的案例,近年來我們已見到不少。這些悲劇沒有一目了然的“兇手”,但把分數當唯一標準的老師和家長,豈能脫得了“幫兇”的嫌疑? 不把學生當獨立個體,只當成分數是否合格的“產品”來看待,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多重的。最近,還有一起校園事件備受關注。有媒體報道,江蘇無錫一所學校的體育老師將一個不服管理的4年級學生的肋骨踢折,最終老師被停職解聘。連體育這樣最該體現素質教育的領域,老師和學生都不能良好地溝通,而只能以體罰的手段管教,恐怕不只是教育手段的不妥,而是教育理念的迷失。 每起校園悲劇的情由不同,很難一概而論,但若是教育能回歸幫助孩子成長的初心,而不是把他們當成產品或者工具,很多悲劇本是可以避免的。 |
相關閱讀:
- [ 09-29]公考反作弊需重視“技術流”
- [ 06-07]警惕高考“無聲入場”背后的怨聲
- [ 06-07]“史上最嚴”高考需要實踐檢驗
- [ 06-07]高考時間到,期待“作弊入刑”發威
- [ 06-06]高考期間不準高校學生請假是“頭痛醫腳”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