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時,我們最想說的是,讓一切回歸常識,回歸正常】 最近,安徽省紀委十屆二次全會在合肥召開。在這次會議上出現的一個小插曲,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在聽取部分省管領導班子主要負責同志述職述廉的時候,淮南市委書記沈強被問了一個問題,“前幾年,淮南政治生態惡化,連續幾任市委書記因嚴重違紀受到查處。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你將如何在廉潔自律方面做好表率?” 這真是一個尖銳且讓人頗感尷尬的問題。有記者認真查了一下,在沈強之前,安徽省淮南市歷任市委書記及其在任時間分別是:陳維席(任期1996年3月—2003年4月)、陳世禮(任期2003年4月—2007年7月)、楊振超(任期2007年7月—2013年2月)、方西屏(任期2013年2月—2014年8月)。如今這四位皆悉數落馬。 現在,這個問題被拋到了沈強面前,他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他說:“2014年,我調到淮南任職,把凈化淮南政治生態作為重點工作,具體到我個人,就是要管好自己,管好下屬,管好家人。我特地回了趟老家,召開家庭會議,我說,社會上傳言淮南市委書記是高風險崗位,幾任市委書記全部進了監獄,你們不想讓我也進監獄吧?家人都表態支持我,不會給我添亂。” 他的回答包含了兩個解決之道,其一是關于他個人,他召開家庭會議,家人承諾不給他添亂;其二是他提出要凈化淮南政治生態。沈強這兩點找得還是很準的。第一點涉及了家風傳統的建設,最近大家說得很多,這里想著重談一談政治生態的問題。 一個地區,連續四任一把手悉數落馬,時間跨度將近二十年,其對當地官場政治生態的破壞可以想見,幾乎要給人一種“洪洞縣里沒好人”的感覺。 十年前,有一本題為《滄浪之水》的官場小說很流行,書名出自著名詩人屈原的名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引申到這部小說中的寓意就是,人在某種環境下浸淫久了就會被環境所改造。當我們正常的價值觀在某種環境下長期不被認可,我們就會自覺地去順應那種環境,建立一種非正常的價值觀,從而與環境和諧相處。這個時候正常就變成了反常,反常也就變成了正常。 所以,我們有時會看到,一些政府官員在面對媒體的時候會突然冒出一些驚世駭俗之語,像“你是替黨說話還是替老百姓說話”“我們就是合法搶劫”等等。這就是反常思維在面對正常邏輯檢驗時的一種最本能的反應,因為他們已經意識不到自己的反常了。所以,當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時,我們最想說的是,讓一切回歸常識,回歸正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首次提出“要有一個好的政治生態”,并在此后多個場合強調要凈化政治生態。他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從政環境就惡劣;政治生態清明,從政環境就優良。政治生態和自然生態一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現問題,再想恢復就要付出很大代價”。 而凈化政治生態,首先必須加強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因為長期不健康政治生態的影響,我們的一些官員在思想認識上確實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偏差,自以為在官場上拉拉扯扯、勾勾搭搭,搞小幫派、小團體,權錢交易、政商勾結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不認為有什么不對。這也是一些人在黨的十八大以后依然不收斂、不收手的原因。所以,從思想和作風上糾偏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就像一種惡習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其次,凈化政治生態必須確立依法行政的理念。淮南前任市委書記方西屏因犯受賄罪、濫用職權罪,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2年6個月。雖然他的問題主要發生在池州任上,但是他剛一到淮南,就做了一件驚人之舉,毫無緣由地下令拆除了一家馬上就要峻工的五星級酒店,其驕橫與狂妄可見一斑。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決策,沒有依法決策就無法克制權力的任性與隨意,而權力的任性與隨意是權力腐敗的誘因。所以,要凈化政治生態,領導干部必先要崇尚法治。一個良好的政治生態必然是一個權力受到制約的生態,是一個法治的生態。 最后,凈化政治生態,反腐氣可鼓而不可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作風建設要著力凈化政治生態,營造廉潔從政的良好環境。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嚴懲腐敗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黨內如果有腐敗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態必然會受到污染。因此,必須做到有腐必反、除惡務盡”。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淮南市委書記沈強在回答如何凈化淮南政治生態圈的提問時,又何嘗不是循著這樣一種思路呢?只是齊家還算是小目標,治國才是大道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