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有一些樓盤是開發商當年違規開發,其背后也存在地方政府監管失守的問題。解決“老賴樓盤”問題,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分盤施策”的措施。】 今年上半年我國一線城市房價猛漲,購房者一房難求。與此相伴的是,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卻出現了越來越多長期拖延交房的“老賴樓盤”。在內蒙古、福建、廣西等地,一些開發商采取拖延、“跑路”、轉嫁風險等“老賴”做法,給業主權益帶來很大損害。有一個城市延期交房一年以上的樓盤超過10個,有的樓盤甚至開工6年還未完工,成了事實上的“爛尾樓”。盡管購房者心急如焚,但面對強勢的開發商卻又無可奈何。 “老賴樓盤”的出現,是多年以前這些城市盲目發展房地產市場產生的后遺癥。彼時,房地產業被作為地方政府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龍頭產業”,一些實力不夠雄厚的中小開發商在那波潮流中不顧一切地拿地建房。孰料狂漲的房價引得“天怒人怨”,政府不得不推出嚴厲調控措施,在包括限購限貸等行政手段的作用下,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很快冷清下來。當房地產市場的風向逆轉,銀行終結了對開發商的信貸以后,這些開發商很快就成了海灘上的“裸泳”者,由于資金鏈的斷裂,樓盤無法續建,最終形成了刺眼的“老賴樓盤”。 對于“老賴樓盤”的出現,我們當然可以把板子打在開發商身上。不能向業主按期交房的開發商,已經構成違約,理應按合同向購房者做出違約賠償。一些開發商任憑樓盤爛尾,一跑了之,更應該受到法律嚴懲。但是,“老賴樓盤”最終的受害者只能是購房者,他們已向開發商支付了全部或部分房款,卻不能按約接收新房,并且其利益的損失還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滾越大。 面對這種情況,地方政府有責任站出來維護購房者的利益。對于“老賴樓盤”,開發商固然要承擔主要責任,但是一些資質明顯不合格的開發商還能搶地建房,與地方政府當時的監管太松也有很大的關系。在房地產市場瘋狂的時候,地方政府通過拍賣土地和收取稅費成為最大的得利者,如今對“老賴樓盤”像局外人一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既不合道義,也違反政府應該履行的職責。即使有一些樓盤是開發商當年違規開發,其背后也存在地方政府監管失守的問題。大量“老賴樓盤”出現,不僅將購房者拖入困境,也對地方形象造成了損害,對于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嚴重的拖累。 面對自己屬地的“老賴樓盤”,地方政府應該有所作為。解決“老賴樓盤”問題,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分盤施策”的措施,針對不同的樓盤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對于拿著購房者資金逃匿的開發商,公安等部門應及時介入,幫助購房者挽回損失。但是對于更多因資金鏈斷裂而形成的“老賴樓盤”則可以分門別類,按照市場化的原則,或引入實力強大的開發商進行重組,或向其提供必要的銀行信貸或財政支持,使這些樓盤能夠完成后續工程,讓購房者得以保全自己的利益。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