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微”字盛行的信息化社會中,快餐式的電子書閱讀已成了許多人的嗜好,仿佛花時間仔細翻閱紙質書太過慢節奏,甚至有人認為靜心閱讀是在浪費時間。地鐵內、餐館里、休息廳,我們見的最多的難道不是一人捧著一部手機的“景觀”嗎?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勢不可擋。 最是書香能致遠,萬卷惟憑胸了了。當社會帶動個人極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應遺失的是傳統的文化,文明的根基。回到起點,感懷閱讀的力量無疑是現代人精神棲泊的需求。閱讀是人生的一大快事,而童年的閱讀不僅使我們的青少年一代葆有鮮亮的人生底色,也是對本真精神的捍衛。如錦年華,書卷為伴,閱讀是美麗的,享受閱讀的過程是美麗的。 在現行小學語文課本里,不難發現多篇名著(節選)的影子,古典名著故事性強,人文內涵豐富深刻,《猴王出世》、《景陽岡武松打虎》、《用奇謀孔明借箭》從整體語言風格上遵從于原貌,采用古白話文的方式,這對于孩子們感知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言語形式,領略經典原著的語言魅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他們有機會接近大師級的文學作品,這和閱讀一般的文學作品相比會更增添新奇感與探究欲,所以教者要在整體設計上頗具巧思,以免壞了兒童閱讀的“胃口”。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名著皆是節選的經典內容,旨在拋磚引玉,以課文帶名著,使得兒童放眼到課外,激起閱讀整本名著的濃厚興趣。教者不要只把它當做一篇普普通通的范文來教就止步不前。而要有全局觀、整體觀,要做名著閱讀的先行者,從宏觀處著眼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把孩童的目光牽引到課堂之外才是正道。針對不同閱讀欣賞水平的孩子,閱讀可有梯次,即閱讀原版名著、閱讀經典改寫本,甚至是連環畫,因為孩子總歸是孩子,他們不能深,只能淺,取法多樣,各取所需,共同的走向是把繁復的經典閱讀變簡單,把厚重的書變輕薄,把不明白的哲學變通俗。經典的閱讀會在童年時代給孩子們打下一生的烙印。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在倡導全民閱讀的新風尚下,讓我們引領孩子們向經典致敬!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