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弄虛作假的行為,即使考核過了關,也對當事人的司法救濟權構成了赤裸裸的剝奪和侵犯。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司法行政化的現實。】 一年多未要回8萬余元拖欠工資和補償金的文建平和劉長榮,感覺到深深的無奈:他們共同先后兩次申請勞動仲裁并勝訴,涉事公司拒不執行;他們又兩次向河北承德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卻因為“結案率考核”,兩起執行案被莫名撤案或中止執行。 “結案率考核”,一個多么熟悉的名詞。去年1月召開的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曾明確要求中央政法各單位和各地政法機關要對各類執法司法考核指標進行全面清理,堅決取消刑事拘留數、批捕率、起訴率、有罪判決率、結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項目。如今一年又十個月時間過去,不合理的結案率考核仍在一些基層法院大行其道。這至少說明,中央的紙面要求離貼地的嚴格執行還有不少距離。 回到此案,據媒體報道,兩位申請執行人并未申請過撤銷,承辦法官卻說,“執行不上就撤銷了,這事我們要結案率”。結案率考核的初衷,大概是以考核的方式來督促、監管法官勤勉履職、不積案,方便年底司法統計。但正如我們所看到的,結案率考核事實上催生出了大量的弄虛作假,甚至發展到法官私下就可以將當事人的案子給撤了,這是多么荒唐的現象。如此弄虛作假的行為,即使考核過了關,也對當事人的司法救濟權構成了赤裸裸的剝奪和侵犯。 中央決定取消不合理的司法考核項目,曾引得點贊無數。眾多基層司法官員和社會公眾一樣,對此充滿期待。但不合理的結案率考核,仍在年底成為法官撤與執的指揮棒。對此,我們迫切需要追問和反思的是,為何這一行為擁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基層法官欺上瞞下,是錯;公然對抗中央決定,執意要推行結案率考核的“有關部門”,更是錯。 法官私下將申請執行人的案子作撤銷處理,申請執行人奮起抗爭,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是可以想見的連帶反應。法官公然不講法,申請執行人“信法不如信網”,通過向輿論求援來“圍魏救趙”,也是常見的法外維權管道。但轉到法官這兒,我們卻很難看到他們在受到不合理考核項目的沖擊時,會表達出抗爭,或哪怕只是抗拒。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司法行政化的現實。 中央律令支持取消不合理司法考核項目,在司法實踐中卻往往不敵某家法院下發的考核通知,這是典型的規范錯位。曾經,我們更愿意用“縣官不如現管”這樣的潛規則來為自己的行為自圓其說,卻少有考慮不合理考核的合法性,以及每個法官都依法享有的說“不”的權利。 一句話,法官不能老怕被上級法院考核,司法考核的最終目的是指向司法公正。民眾才是司法公正的“終極考核組”。舍內部考核而由民眾考核,才是合理考核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