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禁酒的公務接待本身就該禁?
2016-09-30 10:19:4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近日,新疆發布規定,要求在自治區范圍內的所有公務接待一律禁止飲酒。而記者梳理發現,近兩年,浙江、黑龍江、吉林、江蘇、湖南、安徽等省份均已出臺公務接待“禁酒”規定,不分午餐晚餐一律禁酒。 “所謂一律不準飲酒,是指一律不得飲用任何人和任何單位提供的任何酒類。”查看各地禁酒令,都不難體會到一個嚴字。對此,公眾當然是一片掌聲。但是,為什么要禁酒呢?這并不是無關緊要的問題。搞清楚禁酒的原因,才能事后考察禁酒令的效果。 古代禁酒是要節約糧食,每當碰上天災人禍,糧食緊張之時,朝廷就會發布禁酒令。而當糧食豐收,禁酒令就會解除。美國也曾禁酒,得到宗教人士和家庭婦女的強烈支持,結果卻并不理想,暴利加暴力的酒品黑市異常繁榮,烈酒走私利潤高使得烈酒反而更為流行,本應收歸國庫的稅收,都流向了私酒業犯罪帝國。為禁酒而向工業酒精中下毒,更是害死了很多人。 話題回到公務接待。為什么公務接待要嚴禁飲酒呢?肯定不會是出于節約糧食的目的,大概也不會是要“使家庭中不再有沉湎于酒精的父親”。公務接待禁止飲酒,除了影響工作、影響形象之外,最主要的考慮應該是節約開支。明乎此,討論禁酒令好不好才算有的放矢。 公務接待歷來以“大吃大喝”之名備受詬病。對此,國家一直沒少出臺政策。只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從“四菜一湯”到茅臺裝進塑料瓶、農家院里洗桑拿,都是很典型的例子。制度的籠子,“籠眼”應該編織得密些再密些;禁酒令是織密公務接待“籠眼”的必要。酒水費一直是公務接待中的大頭,曾經曝光過的單位團購茅臺的錢,都是很驚人的數字。 可問題在于,禁酒令的執行效果,有待實踐檢驗,類似“茅臺裝進塑料瓶”的“創新”,會否層出不窮?更關鍵的是,出臺禁酒令是基于省錢的目的,地方落實禁酒令卻很可能落實成形式上的禁酒,費用并不見得減少。如果禁酒令執行貌似很不錯,結果公務接待的錢卻一分也不少,這樣的禁酒令仍然算不得成功。 公務接待要省錢,除了禁酒,更有必要的,應該是禁接待。“去年一年,我只用公款請過一次客。那次是在丹麥開研討會,有幾個歐盟官員與我們市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我請他們到一家很普通的街邊飯店吃了一頓飯。”挪威斯凱茲莫市市長招待中國新華社記者的,只是一杯咖啡、幾片餅干。 而在加拿大,下級部門沒有責任、也沒有經費安排來訪上級官員的食宿接待,一個政府的招待費僅用于接待政府以外符合條件的人。相比之下,我們的公務接待顯然過于頻繁了,讓曾經“裸曬”公務接待賬本的,白廟鄉這樣的基層地方不堪重負。相比禁酒,這才是真正的問題:嚴禁不該公務接待的公務接待。 從城市間交通到市內交通,從住宿費到伙食費,差旅費規定都有明確的報銷標準,地方上為何還有數額龐大的公務接待費呢?公務接待費和差旅費,是否存在相當部分的重疊?會不會同一次出差行為,既在出差單位按差旅費報銷,又在接待單位按公務招待支出?既有差旅費,何須招待費? 明確公務接待的界定規則、適合接待的對象和情況、接待計劃的事先審批及費用報銷程序,這才是最重要的。公務接待需要有細致入微的嚴格管理。那些禁酒的公務接待,大多數本身就該被嚴禁。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