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單”成“泄密單”不能“聽天由命”
2016-08-31 17:15:3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快遞單泄露個人信息的事情雖早有耳聞,但如此猖獗還是讓人不寒而栗,一張小小快遞單背后蘊含的信息泄露風險竟然這么令人揪心。而且,快遞單泄密衍生的灰色產業鏈不僅僅只是在福建省,全國各地也概莫能外。如果還找不到一個科學的方式進行封堵,只能讓公眾“聽天由命”,相關部門不該汗顏嗎?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有規定:企業及從業者不得泄露用戶信息,違反規定的企業和個人會被處以高額罰款,構成犯罪的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在關于快遞信息泄露方面國家早就有法律明確。但一方面,由于一件商品由商家寄給消費者,要經歷下單、理貨、發貨、填單、運輸、簽收等環節,即使快遞員不泄密,其他人也可能泄露客戶信息,同時,快遞員通過手抄、拍照等方式收集快遞單信息,監管難度也很大;另一方面,民營快遞企業大多依賴加盟的經營模式發展,快遞從業人員的入職門檻低、流動性大,讓他們強化自律、恪守職業道德也是不現實的事情。比如,之前順豐速運湖南分公司的一名員工被指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就可見一斑。 快遞單買賣成為產業,信息泄露渠道日漸多元化,如果僅靠快遞公司的力量已經難以有效地遏制這一現象,必須讓司法程序介入方能紓解這一亂象。一是需要快遞企業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并有針對性的開展信息泄露方面的法律普及,讓他們知曉這一行為的嚴重危害;二是在快遞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快遞企業還是要拿出具體的技術防范舉措;三是司法機關需要加大快遞信息泄露的懲處力度,以嚴刑峻法給作奸犯科者以震懾;四是徹底根除快遞單的買賣,更需要警方嚴厲查處銷售快遞單的網站,從交易平臺上遏制蔓延等。 快遞實名制與個人信息安全并不是水火不容,但如果不能全方位構建防信息泄露機制,“聽天由命”終究會消減快遞實名制的制度善意吧。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