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篇題目為《涿鹿縣郝局長激情辭職講話》的文章在當地論壇廣為流傳,辭職的主角正是河北省涿鹿縣教科局局長郝金倫。郝金倫在這篇講話中稱,因縣委叫停全縣教學改革,恢復傳統課堂“滿堂灌、題海戰術”,他決定“不去領導這項工作”。20日,郝金倫告訴記者,他的確已辭去縣教育和科技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務,但并非因為教改不理想,實際上“(教改)成果非常好!”(7月21日《成都商報》) 引發爭議的教改模式是“三疑三探”,即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舉一反三,由學生來唱主角。雖然涿鹿縣決定叫停這項改革,但應該看到這只是暫時受挫,我們甚至可以大膽推測,當地新的教改方案還會或多或少保留“三疑三探”的一些做法。 這一方面是因為,經過兩年多改革,當地的教學體系已比較適應這一模式,貿然全盤推倒,會浪費太多精力。另一方面,“三疑三探”符合學生的成長規律,本身并沒有問題,只要實施得法,其對學生成長是有利的。耐人尋味的是,在當地叫停這項改革的同時,今年高考涿鹿中學的一本上線人數卻翻了番,創了新高。這里面,自然就有教改的貢獻。 所以,對于涿鹿教改受挫的反思,應該是工作推進中是否有紕漏。從報道來看,問題集中在推廣速度過快,而相應的溝通又缺位。改革從一開始就在涿鹿縣所有的學校啟動,這是很倉促的,當初很多學生、家長并不同意,后來反對聲音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令人詫異的是,教改卻仍能高密度全方位推廣。這讓一些家長覺得,自己小孩是“實驗品”,是被迫加入教改的。持這種想法的多了,就會構成改革的障礙。 其實,我們看到很多地方的教育改革,大多是分步驟實施的,先小范圍內試點,再把試點一步步擴大,最后才是全面鋪開。在此過程中,家長和學生的選擇權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小范圍試點階段,不想參加的就可以不去。這樣做,可以打消人們對新事物的顧慮。等到教改有了初步成效,與原有模式形成明顯反差后,這部分家長的觀念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轉變。 總之,想要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教育環境,這個初衷肯定沒錯,但是不能想當然,它需要有說服家長的耐心,有科學的推進方式。在此前提下,教改受挫的幾率才會降低。(庹新崗) |
相關閱讀:
- [ 07-22]不妨給“教改局長”來點掌聲
- [ 07-22]涿鹿教改擱淺,是什么擋道
- [ 07-21]為何“教改局長”更接近火山口?
- [ 07-21]“形式主義”的教改不是“好教改”
- [ 07-21]河北涿鹿教科局長教改3年辭職 家長指責考試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