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環保設施建設“一鬧就停”,在這種惡性互動中,最終會導向政府、企業、公眾利益共輸的零和困局。如何走出“鄰避效應”困局?應對之策并不少,比如政府可以建立補償機制。】 近年來,因垃圾、污水、危險廢物等環保設施建設所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時有發生,而大部分事件的最后結果都是“一鬧就停”。在一些人看來,垃圾焚燒發電廠只要不建在我家附近,隨你們建哪里。“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就是人們常常提及的鄰避思維,由此產生的沖突是謂鄰避運動。 不難想象,如果環保設施建設“一鬧就停”,在這種惡性互動中,最終會導向政府、企業、公眾利益共輸的零和困局。 我們每天都在制造垃圾,而垃圾不被有效處理,必然越積越多,反過來影響我們的基本生存。可是,你不同意垃圾焚燒發電廠建在你家門口,我也反對建在我家門口,那么,究竟該建在哪里?又該如何處理垃圾?將垃圾偷運到鄰近省份,顯然不可行;各地垃圾填埋場近乎飽和,繼續填埋也不可行;隨地亂扔,任其堆積如山,更不可行。既然焚燒發電被譽為“目前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的有效方式”,那么,除了建廠還有更可行的方式嗎?換句話說,為什么建廠不可行呢? 當然,反對在自家門口建廠,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一方面說明公民的權利意識在增強;另一方面也反映權力變得謙抑。正如胡舒立所言,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專制時代,在聽命于政府指令的計劃經濟時代,不存在此類沖突。但是,進步歸進步,在此問題上達成共識,才更為關鍵。 如何走出“鄰避效應”困局?應對之策并不少,政府可以從提高公信力入手,比如在信息透明上下功夫,在傾聽民意上下功夫。決策、規劃、環評、選址和建設等所有環節,都不搞突然襲擊,不讓民意缺席。政府還要做好監管文章,對現有環保設施嚴格檢查,確認各項環境規范和標準是否落實,對不合格設施限期整改,對大型環保項目污染物排放在線實時監測,對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依法嚴懲。 此外,政府還可以建立補償機制。據報道,韓國一些城市在修建殯葬設施時也曾遇到阻力,為此,相關機構給出的項目補償金高達300億韓元,這對一個村子來說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同時,政府還撥款100億韓元用于村內基礎設施建設,50億韓元發展基金由村民自己決定用途。這里的邏輯頗值得玩味:將廠建在附近,居民會覺得受傷,而拿到補償金則會心理平衡。 以上種種,是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我們的一些部門也在努力接軌。可是,久為“塔西佗陷阱”所困的政府部門,很難一下子提高公信力,而環保設施又不能久拖不建,怎么辦呢?筆者以為,政府部門不妨率先垂范,比如一些環保設施能否先建在政府部門附近,然后逐漸鋪開。這有兩大好處,一來可以打消民眾的疑慮和恐慌,二來可以提高監管力度。 在發達國家,轟轟烈烈的鄰避運動喚醒了公民的參與意識,也推動了法制的健全。因此,走出鄰避效應的困局,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讓社會建設更健全,讓法治進步更明顯,我們需要更切實的行動。 □王石川 |
相關閱讀:
- [ 07-20]福建省政府7月份重大投資項目月度協調會召開
- [ 07-20]國家土地督察加大對省級政府督促督導力度
- [ 07-18]將樂:政府出資為貧困戶購買醫療綜合保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