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旅游就是沒畢業”,果真如此?
2016-06-20 17:59:31?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不可否認,對于一些家境殷實的畢業生來說,花費幾千元出門旅游算不了什么。然而,對于一些家境并不富裕的畢業生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經濟壓力。“不旅游就是沒畢業”,已經成為很多畢業生的想法,似乎只要參加了畢業旅游,就表明大學生涯結束,個人將走入社會并變得成熟,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仔細想想,每個大學生的畢業旅游消費,有多少是經過理性判斷和權衡的,又有多少畢業生陷入情緒化的攀比之中呢?人們常說,一個人成熟與否,關鍵就是看他會不會花錢,會不會理財?那么,一個大學生畢業生選擇旅游,以這種儀式來紀念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成熟了呢?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畢業走入社會,意味著“啃老”的結束,自己將找工作謀生,實現自我價值。正因為如此,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就應該懂得如何理智的消費,不要再在畢業之時讓父母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 應該說,大學畢業生作為成年人,我們對他們的畢業旅游,本來無需操心。但是,當大學畢業旅游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則應該值得整個社會為之深思和警醒。在國外,很多孩子從中學開始就打工,以便于孩子們養成獨立的理財意識。但是在國內,囿于家庭學校甚至社會教育環境的差異,對于孩子更多的注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孩子花錢往往是父母代辦。在這種教育氛圍下,孩子的消費觀念容易陷入到誤區,大學畢業旅游的消費觀念,正是與此有關。 如今,“畢業經濟”摻雜了太多的面子觀念和因素,學生之間的攀比和盲從日趨嚴重。其實,恰恰相反的是,這不僅不是大學生人格成熟的佐證,反而是缺乏獨立判斷能力的表現。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的大學畢業生,并不是表現在是否參加了旅游,而是是否養成了健康理智的消費理念,是否能夠獨立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使命。那么,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應理性看待畢業旅游,以成熟的姿態步入社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理性成熟之人。 |
相關閱讀:
- [ 06-13]把“畢業經濟”當做教育提醒
- [ 05-24]“一個人的畢業照”不妨再多幾張
- [ 01-07]畢業簡歷造假的土壤是怎么形成的
- [ 12-21]拿畢業證要憑學費收據于法無據
- [ 09-10]《畢業歌》并非《桃李劫》復制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