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生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調研期間,于合肥主持召開了意義現實而又深遠的知識分子、勞動模范、青年代表座談會,并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在所作重要講話中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依靠知識,必須依靠勞動,必須依靠廣大青年。廣大知識分子、廣大勞動群眾、廣大青年要緊跟時代、肩負使命、銳意進取,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為共同理想和目標而團結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必須依靠一個要”,既折射執政黨領袖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對知識、對勞動、對勞動者、對青年的高度尊重和重視,又折射出執政黨領袖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親民愛民信民靠民為民的濃濃情懷和踐諾。“三個必須依靠一個要”凸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方略、新實踐,對于億萬青年踏準新時代節拍,擔負起責任,不辱使命,可謂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可謂提供了用武之地和空間,可謂創造了難得的成長條件和環境。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無疑會開啟智慧,拓展視野,增強信心,堅定信念,不懈實做。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十分偉大而又十分艱巨的事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來,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廣大知識分子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勇于擔當、敢于創新,服務社會、報效人民,不斷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智力支撐、創新支撐;廣大勞動群眾要以勞動模范為榜樣,愛崗敬業、勤奮工作,銳意進取、勇于創造,不斷譜寫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廣大青年要充分展現自己的抱負和激情,胸懷理想、錘煉品格,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斷書寫奉獻青春的時代篇章。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歷史行進新起點、新節點、新焦點上,給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尤其是給我們每一個中國青年闡明的深刻道理。而從知識分子、勞動者、青年三個層面,分別提出要求、寄托期望,則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新時代條件下,我們需要履行責任、肩負使命新的、豐富的內涵,其核心要求在于弘揚勞動精神——誠實起來,積極起來,學習起來,創新起來,實干起來,奮進起來,奉獻起來,為鑄就中國夢、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而奮斗!作為“五四”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核心傳統精神的繼承者、傳承者、光大者,中國當代青年更需要立足當下,放眼長遠,以勞動者本該具有的優秀品質戰勝自身的守舊、自私、惰性、無知和消極,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為人,學會做事,學會實干,并踴躍參與家庭發展、國家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 歷史的昨天和現實的今天都在證明,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離開實干,事事必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那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續奮斗。廣大青年要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并為之終生奮斗。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養成高尚品格。要堅持艱苦奮斗,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依靠勤勞和汗水開辟人生和事業前程。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青年時光非常可貴,要用來干事創業、辛勤耕耘。廣大青年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注重在實踐中加強磨練、增長本領。要敢于做先鋒,而不做過客、當看客,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讓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于時代的人生。當年,“五四”運動先驅者就是這樣,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今天,我們的青年更應該這樣,為了決勝全面小康,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勇于創新,敢于創業,善于建功,樂于攀登。一切都不需要去喊口號,只需要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堅持弘揚“五四”精神和勞動精神,堅持“雙創”行動,堅持為實干興邦書寫新的篇章。 |
相關閱讀:
- [ 05-04]空姐“五四”青年節玩快閃秀 高顏值吸睛
- [ 05-04]勇當時代先鋒,不做青春過客
- [ 05-03]弘揚五四精神 唱響青春之歌
- [ 04-25]福建高校學子雨中傳遞青春火炬 千人互動迎“五四”
- [ 04-18]福州五四北民房失火 母親抱兒逃生2萬現金燒光
- [ 04-07]榕無名子五四店沒明碼標價 1葷2素花了近40元
- [ 12-08]明年國慶前 五四北建成“內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