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錢”限額5毛的“村約”值得借鑒
2016-03-01 15:35:19?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在山東淄博的南太合村,有一個不成文的“村約”:村民遇紅白喜事,隨份子都是5毛錢。如果給多了,哪怕是100塊,也得找你99塊5毛。據悉,這個規矩已經堅持了30年。(據3月1日新華網) 在隨禮給“份子錢”“包紅包”等隨著經濟發展早已經水漲船高的情況下,南太合村“只隨5毛”的規矩,首先無疑讓人眼前一亮。繼而,我們不難從中看到,當地村民樸素與樸實的品質,以及他們團結互愛、重義輕利的鄉情與精神。這種品質與精神,在當下社會,即便是農村地區,也已經非常少見了。因此,其也顯得更加可貴。 有人說,隨禮5毛錢,主家還得發一包糖,請吃一頓飯。一包糖一頓飯,明顯不止5毛錢。如此“村約”、“鄉規”,主家豈不是要“虧死了”。很明顯,這種害怕吃虧的思想與思維,其又正是當下“份子錢”攀比,紅包越包越大的根本原因所在。說白了,這是一種極其功利的思想,是拿著做生意必定要有利可圖的思維,來衡量人們的簡單祝福與感情。 5毛錢隨禮“村約”,其觸動的,正是人們心目中,向往簡單美好的情感。而且既然有這樣的不成文的規定,誰家都一樣,大家沒有了攀比,不分高下,只講感情,不講金錢,也切合了建設文明社會風氣的要求。 很明顯,南太合村的這條不成文的“村約”,其是有借鑒與推廣價值的。比如對這一規矩,不妨采用村民自發的方式,以村為單位進行推行。然后由村到鄉,形成“5毛”或者“1元”的隨禮“村規”、“鄉規”,以此逐漸形成良性風氣。 隨禮給“份子錢”“紅包”等并非惡俗。其一方面表達祝福等,另一方面也是對主家或辦事者的一種幫襯。如今,大家都還需要這份祝福,但很多人已經不再需要幫襯。那么又何必比“份子錢”多少,比紅包大小呢?山東淄博的南太合村的“5毛隨禮村約”正好為我們提供了典型與示范。我們不妨借鑒與效仿,最起碼,要從中受到啟發,莫再在隨禮等事情上,講求越多越好,甚至相互攀比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