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支付高速發展,手機更像是具備通信功能的“錢包”。但部分服務提供商,利用“默認”設置埋下消費伏筆乃至惡意扣費,引發消費者的不滿。作為一片競爭白熱化的“紅海”,移動端服務商應真正為用戶著想,才能以良好口碑贏得企業持續發展。 手機APP已成為生活的得力助手,手指輕點的便利服務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然而,少數軟件設置默認消費、竊取隱私讓消費者頭疼不已。例如,第三方購票軟件默認購買出行保險、社交軟件默認自動播放短視頻、團購軟件要求讀取手機通訊錄等。 面對以上問題和隱患,主管部門積極監管,用口頭警告、約談下架等方式取得一定整治效果。據工信部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統計,2015年與應用商店聯動,共下架3545款具有風險危害的手機APP,其中59%存在惡意扣費行為,48.6%存在資費消耗問題,17.7%存在隱私竊取情況。 值得警惕的是,為規避整治措施,有的服務提供商打起“擦邊球”,通過“默認”選項為消費者預訂消費項目。一旦用戶不了解實情,或一時疏忽忘記取消默認消費選項,就像吃了啞巴虧一樣苦在心頭。再加上事后維權的過程中,服務供應商或缺少后續改正措施,或將責任推卸給消費者,對消費者選擇權、知情權、隱私權造成極大傷害。 手機APP服務快捷、便捷,可以拉近生產與消費的距離,降低經濟活動成本。但熱衷于打“默認消費”的擦邊球,既與移動互聯服務的初衷背離,也有違市場運行的公平與誠信原則,同時也損害行業發展的長期利益。 清除“指尖消費”的害群之馬,不能局限于行業監管、社會監督,約談下架之外,還應積極借助法治手段予以懲戒,依法保護消費者權益。唯有建立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新興移動支付行業才能發展得更快、走得更遠。(新華社記者蕭海川、閆祥嶺) |
相關閱讀:
- [ 02-18]海外“爆買”消費力怎樣才能回流
- [ 02-17]“天價魚”涉嫌鏈條化消費陷阱
- [ 02-15]拉回奢侈品海外消費需多方合力
- [ 02-02]國人2015年境外消費超萬億說明了什么
- [ 01-30]消費貢獻率何以創十五年新高
- [ 01-27]紅包照片是消費底線的“砸腳游戲”
- [ 01-18]別消費大寶對二寶的所謂 “敵意”
- [ 01-13]消費公共安全的婚紗照怎能“應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