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4名政協委員給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發聯名信,請求教育部恢復本科專業目錄中的兒科專業,以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兒科醫生荒”問題。(1月27日《華西都市報》) 兒科醫生緊缺一直是個大問題,我所在城市的兒童醫院,向來都是人滿為患。《2015年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公布數據顯示,近5年來,我國兒科醫生總數從10.5萬下降到10萬,平均每1000名兒童只有0.43位兒科醫生,與全國平均每千人配備2.06名醫師水平相比相去甚遠。如今國家實行二孩政策,隨著新生兒的增加,兒科醫生荒必將進一步加劇,委員們發聯名信吁請高校本科恢復兒科專業,正是切中時弊。 正如川北醫學院黨委書記李成軍所說,學校開設兒科專業很簡單,但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沒有這個專業,就無法給畢業生發證。一邊是越來越大的市場需求,一邊是越來越緊缺的兒科醫生,“兒科專業”似有獨立設置的必要性。學科設置當然不是為救急,不是哪個職業人才斷檔就在哪里添設專業,首先還是需要從專業屬性上研究求證。但發聯名信的14名政協委員來自四川省政協,“兩會”中分在醫衛和福利保障討論小組,可以說,反映的是專業一線的聲音。及時聽取這些聲音,主動掌握行業狀況和專業發展現狀,就是教育部門需要展開的工作。 近年來,隨著擴招的影響,專業設置呈現逐熱的一窩蜂現象,很多高校都盯著諸如“經濟管理”、“對外貿易”之類的經濟類專業,很多專業院校也拼命往上擠,水利院校開設經濟管理專業之類的事情層出不窮。高校專業一窩蜂逐熱,一方面導致所謂熱門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找不著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卻是一些社會緊缺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少。持續多年的兒科醫生緊缺現象,就也是一些高校專業設置不接地氣的結果。 高校專業設置更接地氣,其實就是在專業設置上多聽聽一些用人單位的聲音。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