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醫保不可去“泛福利化”
2016-01-12 15:23:5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隨著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醫保基金中長期支出壓力加大,居民醫療保險的巨額財政補貼風險正逐步顯現。記者了解到,2016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的個人繳費比例或將上升。專家認為,從籌資機制來看,財政補助已經占到籌資總額的四分之三左右,居民醫保存在“泛福利化”傾向,未來應逐步改變目前個人與財政籌資責任失衡的局面,建立財政補貼與個人繳費的合理分擔機制。(1月11日 《經濟參考報》) 專家建議提高參保居民個人繳費比例,逐步改變個人與財政籌資責任失衡的局面,確保居民醫保的可持續性發展。冠冕堂皇的說辭指向一個結果——居民要增加醫保繳費額度,不能讓政府承擔醫保的過多負擔。在退休職工應增加醫保繳費的余波尚未散盡之際,這樣的建議必然又將激起輿論的軒然大波。 居民醫保確實存在“泛福利化”傾向。但是,無論提高居民醫保額度或比例的理由有多充裕,都不應將去“泛福利化”作為居民醫保的發展方向和未來趨勢,如果政府逐步遏制居民醫保的公共財政“福利化”,讓醫保回歸社會保險屬性,那么,居民參加政府醫保與參加社會商業醫保還有何區別?政府保障居民醫療的誠意在哪?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是各國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雖然國情決定我們不能做到全民免費醫療,但政府在居民醫保中體現更多的責任,而不是逐步撂挑子,這應努力的方向。 醫療費用的上漲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這都是基本存在的事實,不過,醫保基金存在多大的支出壓力?還有待詳細說明。在有限的新聞資料中,公眾可以搜索到以下數據:到2012年底,全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結余7644億元;2013年醫保基金結余約為1373億元,累計結余達到9202億元;根據財政部2015年的《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情況》,到2015年年末,我國醫保總結余預計將達10751億元。這樣的狀況下,如何讓民眾相信政府把精力運用到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上呢? 我們是人口大國,全覆蓋的醫保尾大不掉,需要未雨綢繆,這一點沒有錯。然而,政府應當先審視醫保制度是否存在弊端,是否有漏洞,醫保是否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患者入院治療,醫生先問是否有醫保,然后制定不同的治療和用藥方案,讓患者懷疑醫院針對醫保人員開大處方、過度醫療。因此,衛生部門有必要仔細審查,找出消耗醫保基金卻起不到保障作用的弊端,優化醫保制度。 總之,政府醫保應當體現公民福利特色,即便不能繼續擴大“福利化”程度,也不能去“福利化”,畢竟,保障“病有所醫”是政府的莊嚴承諾,也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用公共財政保障公民醫療,僅需要政府科學謀劃,政府豈能擺脫自己的責任,置民眾的醫療保障于不顧呢?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