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上班”為何成了貪官的行為藝術?
2015-12-21 08:01:5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隨著反腐敗斗爭不斷深入,監督問責等各項制度日趨健全,對黨員干部的管理日趨嚴格。一些官員為了平安著陸,成為一名“粉飾太平”的偽裝者:家里放著上億現金卻“堅持”騎自行車上班。對于這種行為,將依靠制度完善進行全力查處。(12月18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家里有貪污受賄的千萬巨資,還騎著自行車上班,這其實是反腐越來越嚴厲之下,逼出的貪官“自保藝術”、“行為藝術”。這透露出的是兩個方面的信息:其一,反腐斗爭深入,貪官污吏害怕了。其二,狐貍也很狡猾,他們總有應對辦法。這同時也說明,反腐的形勢還依然嚴峻。 這篇報道,沒有具體說“騎自行車上班”還擁有千萬巨資的官員是誰,也沒有交代是如何發現這個貪官的。但是,依據以往案件辦理情況來看,必然有著不少巧合因素。是制度監管出的,是執法挖掘出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他的這種“騎自行車上班”很具隱蔽性。最大的可能依然會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依然會是官員內斗,情婦反水,原配舉報。這恰恰會是反腐倡廉的一大漏洞。很少有官員會“破罐子破摔”內斗舉報,這樣毀了他人,也暴露了自己。至于說原配舉報、情婦反水,也是少之又少的。 我們的監管制度,不能走在只能發現“表哥楊達才”這樣的“外露型的貪官”層面上,更應該能發現“內秀型的貪官”。那么,我們該如何發現“騎自行車上班的貪官”?在這里我想列舉一個真實的例子。在我們這里有一位農工辦的主任,他平時的表現,給人留下的印象很好。很多采訪過他的記者告訴我說:咱們的農工辦主任絕對是個清官。你不知道,他穿的還是一雙布鞋,有一次發現他的襪子都是打了補丁的。沒想到的是,在農村廁所改造貪污案件辦理中,最終也將他牽連了出來,目前正在服刑。 這樣的官員如何發現?難道只能依靠拔出蘿卜的時候,把他們這樣的一灘泥也帶出來?這就需要提高監管的標準,依靠制度來堵塞漏洞,而不是依靠無巧不成書式樣的反腐。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規定,黨員有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篡改、偽造個人檔案資料,弄虛作假,騙取職務、職級、職稱、待遇、資格、學歷、學位、榮譽或者其他利益等違反組織紀律的行為,將被給予不同程度的黨紀處分。 這些財產申報等等制度規定,其實就可以及時發現“騎自行車上班的貪官”。關鍵問題是,如何才能實現官員財產的無縫隙監管?筆者以為辦法有三:其一,存款實名需要加強;其二,房產聯網用于反腐;其三,不要過于相信同志。要把每一個黨員干部都當成貪官去懷疑。就是說,我們別被貪官的行為藝術欺騙了。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