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2月12日電(記者 陳諾)歲末年關,是農民工討薪的高發期。近日在安徽合肥,九名農民工爬上樓頂討薪,以跳樓相威脅,并拒不服從民警處置指令,最終被分別處以5日、7日不等的行政拘留處罰。這種“極端討薪”的案例讓人不免唏噓,為何維權之路如此難走,非要以命相脅?它也讓人深思,這種情況該如何避免? 是沒有部門管嗎?非也。為幫農民工討薪,全國各地工會大都設立“農民工維權中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有“勞動監察大隊”,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有“清欠辦”。是沒有規章制度嗎?非也。早在2011年,“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就已寫入刑法,建筑工程禁止層層轉包、必須簽訂勞動合同、按月發放農民工工資等措施早已有之。 那“極端討薪”為何還是無法杜絕?仔細想來,主要在于清欠的“天羅地網”偏重于事后查處,事前預防監管不力。有關部門與其年關與欠薪單位“算總賬”,不如把勁兒用在日常監管上。如果月月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又豈會出現年底討薪?如果工程不層層轉包,又豈會出現“大包”“二包”“三包”面對討薪工人的推諉扯皮?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下行壓力中,一些資產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的民營企業成為新的欠薪風險源,相關部門更應做到“陣地前移”,防控風險。 “極端討薪”固有違法之嫌,要依法處置,但決不能止于此。相關部門唯有建章立制,加強事前監管,切實把各項規章落到實處,抓細、抓小、抓實,這樣才能防止悲劇不重演。 |
相關閱讀:
- [ 12-10]河北涿州民生工程被領導親屬壟斷 農民工討薪無門
- [ 11-24]年關將至 為農民工討薪撐起一片藍天
- [ 10-29]農民工討薪維權難 法官上門來幫忙
- [ 07-21]浦城法院為43名農民工討薪95萬元
- [ 06-16]幫農民工討薪 為下崗工維權是我們的職責
- [ 05-18]安徽一副局長上班練書法 冷對農民工討薪被免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