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新聞發布會于12月9日召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在新聞發布會上關于“如何看待外媒報道中提到的中國政府已經牢牢地管住了互聯網”這一問題的解答,無疑成為本次新聞發布會的一大亮點。魯煒主任的回答回擊了外媒偏見、解惑于網民關切。 關于“中國政府已經牢牢地管住了互聯網”,魯煒主任認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說完全管住了互聯網。魯煒主任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確實加大了網上突出問題的治理力度,這是事實。特別是集中整治網絡謠言、打擊網絡犯罪、打擊網絡色情,保護網民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努力讓網絡空間逐步清朗起來,我們對網絡亂象的治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中國的治網之道其最根本的就是堅持依法治網,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正確地處理好自由與秩序的關系。”魯煒主任對此作出闡釋:“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是一樣的,我們既要自由也要秩序。自由是我們的目的,秩序是我們的手段,越是要自由,就越是要秩序,沒有秩序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互聯網深刻重塑E時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并推動以創新、綠色為主要特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擁抱互聯網,緊跟互聯網發展步伐,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潮流。近些年,從網上銀行到各類APP的應用,再到各大論壇、微博、微信,廣大網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在“人人都上網,上網成網民,網民有優劣,優劣何以分?”的互聯網時代,網絡閃爍著別樣的質感,顯現著迥異的特質。為此,有網民說,沒有網絡就跟沒有飯吃一樣,會死人的;也有網民說,沒有車子可以選擇步行,沒有網絡,只能選擇睡覺。 網絡時代給網民提供了翻騰活躍的場所,但進場的每一個人,卻不都是合格的。網絡謠言、網絡詐騙、電信騷擾、網絡黃賭毒等問題屢見不鮮,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互聯網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令網民不勝其煩、不堪其擾。互聯網空間需要政府加強管理,互聯網法治建設也需要大力推進。 在談到互聯網時,習近平主席曾作出過生動的比喻: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寶庫,里面有取之不盡的寶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給人類自己帶來無盡的傷害。網絡空間治理已經成為全球互聯網共同需要面對的課題。國際上關于互聯網治理的議題已由對“要不要治理”的探討逐漸轉為“如何治理”的研究,網絡治理成為大勢所趨。在政府主導協調、各方共同參與下,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網絡企業等相關方的相互傾聽與溝通,網絡空間環境會更加健康清朗。 近些年,國家網信辦及各級政府加大對互聯網亂象的整治力度,多部門聯合發力,全社會為之響應。2013年,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倡導下,網絡名人達成共識,共守《文明上網七條底線》,共擔社會責任、共建清朗網絡空間;2014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臺《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以十條規定規范以微信為代表的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今年,網信辦關于整治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專項行動取得累累碩果,網信辦頒布的“約談十條”也成為所有網絡媒體進行自我約束的“達摩克利斯劍”;“兩高”關于互聯網相關領域的司法解釋相繼出臺;近些年來,公安部門也加大了對網上謠言的打擊力度。制度化保障得力,使得網絡傳播秩序和輿論格局發生了令人振奮的變化,戾氣大大緩解,正氣得以伸張。 中國互聯網管理,在近些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網絡大國的擔當彰顯,風范日盛。加強互聯網管理的信息共享、全球共治,必將為我國引入更多有益經驗。言至于此,魯煒主任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誠公布:全球共享,自然必須要全球共治,有什么樣的問題和挑戰都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面對。中國作為網絡大國,我們愿意承擔起大國的責任和擔當,我們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希望各方休戚與共、共筑安全、共謀發展,共同構建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讓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朱波)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