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陵縣經濟和信息化局被曝“最寒磣局機關”,窗戶是紙糊,僅一臺座機,但連續14年獲評縣文明單位。據報道,該建筑是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兩層磚木舊瓦房,墻壁大都沒粉刷,有的窗戶是紙糊的,十幾間辦公室只有一臺座機,冬天用火盆取暖,院內無廁所…… 前幾年,在不少地方大建豪華辦公樓時,媒體報道了一些地方的破舊辦公樓、寒磣辦公樓,都贏得讀者和網友的熱烈掌聲,人們贊揚這是“最美辦公樓”,夸獎住在破舊辦公樓里辦公的干部心里想著百姓,發揚了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定可帶領百姓開創繁榮富裕的新局面。不過,這次人們對炎陵縣經信局的破舊辦公房就很不買賬,幾乎沒有贊揚聲,而是提出了許多追問。有人甚至斷言,“事情反常就是有幺蛾子”。 老實說,我也不贊成炎陵縣經信局的破舊辦公樓,不妨逐一點評一下:“這棟兩層的辦公樓為磚木結構……不少地方的墻體已開裂,其中大的裂縫可放下一個拳頭”,這樣的房子連安全都不顧,那是要出人命的。“局辦公樓沒有一個門窗是完整無損的。有的窗戶關不攏,只得用繩子拴住,一刮風就‘吱呀、吱呀’作響。窗戶上的玻璃五花八門,有的是透明玻璃,有的是花玻璃,有的窗戶上甚至貼著廢報紙”,這是貧民窟,還是“探寒窯”,窮得連玻璃都配不起,是舊社會留下的憶苦思甜教育基地嗎?“整棟辦公樓僅局綜合辦公室有一臺座機。哪個人來了電話,辦公室工作人員就滿院子喊人……局里有40多名干部職工,一旦開全局大會,自帶凳子是‘必須的’”,這里的“貧困”已經影響辦公效率,妨礙正常工作了。 我覺得,這里有兩個觀念問題需要澄清一下:一是,政府機關的辦公樓不是越破越好。從實踐上看,政府的辦公條件可以差點,但是也不能差到像貧民窟,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差到缺乏基本的辦公設施,影響辦公效率。這樣的做法確實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未必就是人民所要求的。而從理性上看,政府的辦公條件既不是越豪華越好,也不是越寒磣越好,應該與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相適應。如果當地的群眾都還居住在上個世紀的危房里,政府就必須在這樣的危房里辦公。如果連老百姓都大多數住上了新房,政府也就沒有必要過度寒磣了。請問,難道炎陵縣的老百姓大多數都住在危房里? 二是,住破舊辦公樓未必就能出好官。新聞告訴我們,2001年來,炎陵縣經信局連續14年獲評縣文明單位,去年獲評市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這似乎是說明辦公條件越差,越能為人民辦好事,其實這里不存在正比例關系。過于追求豪華辦公確實可能犯脫離群眾的作風問題,但如果以為永遠住破舊辦公房就能永葆清廉,也是說不通的。前幾年被媒體廣泛宣揚的河北大名縣的最破辦公樓,最后卻抓出了“億元貪官”縣委書記邊飛,最后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再往前,河南盧氏縣的最大貪官杜保乾也是從縣政府的土坯房里抓走的。 我們感到奇怪的倒是,炎陵縣經信局的破舊辦公樓是怎樣煉成的?在炎陵縣,政府機關的破舊辦公房是普遍如此,還是只有經信局一家?新聞說,這棟辦公樓先后歷經8任局長,他們也曾想過改善一下辦公條件,但為了將有限的資金都用在刀刃上——扶持企業發展,他們最終都選擇了“委屈自己”。這個說法太牽強了。難道就是靠這8任局長的覺悟,把蓋房的錢省下來用于全縣的經濟發展了?換句話說,假如另一個局的局長希望蓋豪華辦公樓,是不是也可以把縣里的錢拿來改善辦公條件?這個縣的領導對于整個財政支出有沒有一個通盤安排?人大會議不是還審議預算報告嗎?怎么就憑局長的覺悟決定問題?這樣的政府管理太有問題了。 不要總是把破舊辦公樓當成“形象工程”,該改善辦公條件的就請便吧。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按照法定程序正常改善辦公條件,百姓是不會反對的。 |
相關閱讀:
- [ 10-29]最寒磣辦公樓為何沒掌聲?
- [ 08-19]居委會建辦公樓別玩移花接木的把戲
- [ 08-12]捐贈校舍變辦公樓不該“先斬后奏”
- [ 07-06]建豪華辦公樓何止是貧困縣的問題
- [ 07-06]貧困縣屢現豪華辦公樓警示追責須到位
- [ 02-10]古城墻里的辦公樓做的什么道場?
- [ 01-19]辦公樓寒磣可以,百姓錢包寒磣不可
- [ 12-18]荒唐!黨政辦公樓竟然設假警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