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防止“以食代醫”需從管好保健忽悠開始

2015-10-20 14:55:39?盛人云?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重陽節到了,各類保健食品進入旺銷季節。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出,2015年上半年,保健食品投訴同比上升了32.2%,特別提醒老年消費者:不要過于依賴保健食品,切勿“以食代醫”。(10月20日《北京青年報》)

國內的保健食品市場近年來總是負面消息不斷。盡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曾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監督管理 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但經由媒體曝光的保健食品依舊層出不窮,保健食品行業依舊是“多病纏身”,問題尚存。

保健食品亂象叢生,與國民保健意識的增強不無關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養生保健,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更是為此不惜代價。正因如此,才會有人說,現在老年人的錢最好賺。這里面主要兩個原因。一是很多老年人都有一筆數額不小的退休金,他們有錢花。二是因為現在很多保健食品經銷商,利用了老年人這些特點,對一些保健食品的功效,進行夸大虛假宣傳,用所謂的“食療”來“忽悠”老年人。以至于有業內人士公開叫囂——“只要地球不滅亡,生老病死的規律還繼續,保健食品就永遠暢銷!”

食品就是食品,藥品就是藥品,關于這一點,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寫得很清楚,保健食品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一些無良商家把保健食品當藥賣,乍一看只是謀財,談不上害命。殊不知,受商家誤導而把保健食品當藥買的那些患者卻是為了治病,甚至是為了救命。他們吃了這些不能治病的東西,造成經濟上的損失不說,難免貽誤病情。如此的“以食代醫”豈不是既被謀了財,又被害了命?!

健康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防止“以食代醫”,當然需要消費者睜大眼睛,對于健康的追求要有健康的理念,不要盲目相信傳的神乎其神的保健食品,也不能被廣告所迷惑,培養正確理性的養生之道,更多是要靠健康的飲食結構、長期的運動鍛煉、規律的生活作息。特別是在身體不適的時候,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保健食品上。

同時,防止“以食代醫”,更需要從管好“保健忽悠”開始。保健品市場是事關公眾健康的重要領域,但由于公眾缺乏相關知識,與醫院、商家相比處于嚴重信息不對稱狀態,比普通消費品的消費者更需要保護。號稱“史上最嚴廣告法”的新《廣告法》已于9月1日正式實施,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良法不能落在紙上”,廣告法要堵上虛假廣告的漏洞,還需要具體的細則和有力的執行作保障。這就要求在具體執行上監管部門能更加主動,“多走一步”,對進行虛假宣傳忽悠消費者的商家敢動真格,嚴厲打擊做虛假宣傳的保健品企業,這樣,才能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久久伊人精品天天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第一页 | 日本精品专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