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靠輿論譴責無法讓虐待動物者真正放棄這種殘忍的樂趣。要真正保護小動物不受虐待,有必要用法律進行強制約束,將虐待動物行為違法化。】 近日,廣東財經大學三水校區大二學生虐貓事件引爆網絡。校方回應稱,已對涉事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心理干預,該學生亦表示悔過。13日中午,多名動物保護志愿者前往該校門前拉起橫幅、懸掛虐貓照片表示抗議,并通過微博公布了虐貓視頻。 在社會的主流觀念中,按照叢林法則來處理人與動物的關系是極其殘暴的,人們對待動物方式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即使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愛惜、善待動物,不虐待動物也須成為社會底線。虐待動物是一種暴行,它在傳播暴力,增加社會的戾氣。 近年,各類虐待動物事件連連進入人們視野,活殺鱷魚表演、高跟鞋虐殺小貓、活剝掉貓后半身皮毛、高架橋上將貓扔到車流、將出生不久的狗崽活活摔死、用汽車拖著狗行駛……每一件都曾引起公眾強烈譴責。但在反對聲中,虐待動物行為并沒消停,甚至形成了“產業”,有人以此為業,出賣虐殺照片、視頻,也有人以此為樂,在一些虐貓群中等級嚴密按殺貓數量晉級。甚至可以說,施虐者已經成為了有組織的越軌亞文化群。 虐貓虐狗不見容于社會輿論,每每一露頭就受到一致譴責,但它仍能四處露頭。顯然,僅靠輿論譴責無法讓虐待動物者真正放棄這種殘忍的樂趣。應對虐待動物暴行,道德譴責是無力的,也是缺乏實效的。但是,由于現行法律并未將普通動物納入保護范圍,因此一樁樁虐貓虐狗事件,往往只能終結于道德指責層面,當事人除了道歉之外,并不會受到法律的懲戒。要真正保護小動物不受虐待,有必要用法律進行強制約束,將虐待動物行為違法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制定了專門的動物保護法,而我國的立法體系中,與動物保護相關的條文很少,主要是將動物作為一種物化資源,僅對稀有動物進行有限保護。《動物保護法》在起草和征求意見階段,也曾因被質疑要求過高、反對聲音過多而擱淺。 在此背景下,2010年,我國首部《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提交相關部門,這部建議稿堅持了動物福利的最低限度,強調反虐待已經是我國現階段人們對動物保護認知水準的最底線,是一部較為符合當下國情的建議稿。可是,盡管歷年來社會各界多般呼吁,但仍未引起有關部門足夠重視。 期待立法機關能夠聽到公眾對相關立法的強烈呼吁,能夠看到相關社會關系亟待法律規制的現實需要,能夠感受到法律缺位所帶來的風險與隱憂,早日將這部社會所必需的法律提上立法議程。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