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關乎誰的“顏值”?
2015-08-25 15:28:07?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媒體問:鼓浪嶼還有多少“顏值”?欲作此答,當先問:鼓浪嶼關乎誰的“顏值”? 鼓浪嶼這座“海上花園”是廈門的,福建的,中國的,全人類的,你說關乎誰的“顏值”?大義而言,的確如此;小道來講,恐分彼此。筆者剛從鼓浪嶼回來,投身龍頭街的消費浪潮,也拍攝了破損的英華書院教師樓與旁邊新建筑的對比照片,對記者所說的商業化擴張、老建筑破損是親眼目睹、心有戚戚。 可有此發現和感慨的似乎較少,特產店收銀臺前的長隊與風琴博物館內游客的稀落,雙馬銅雕的锃亮與博餅群塑的蒙塵都是有力的見證,有些人來此不過是為了兌現“不到×××就不算到過××”的俗套,以及吃貨滿足自己的口胃、“驢友”炫耀出游的購物,所以對建筑破損、文化式微他們視而不見,對商業擴張、廣告遍地他們似乎是“樂在其中”。 有需求,就有市場。鼓浪嶼的過度商業化和建筑疏于保護修復,與游客的“剛需”有直接關系,也與商業經營者的“非本土化”、管理任務的積重難返有本質關系。據悉,如今的鼓浪嶼不但每天有數萬外地人進出,在島上從事導游、商業的很多也是以殺雞取卵的方式進行商業化開發。賺得盆滿缽滿的他們只看到利益,沒看到鼓浪嶼在哭泣、海上花園在褪色。 說到管理,清理整頓和保護修復發力見效也只是近幾年的事兒,加之游客數量的超負荷接待,現有的管理力量能維持現狀已屬不易,保護修復的目標非“援軍”不足以實現。 鼓浪嶼關乎所有人的“顏值”,但還是有遠近親疏之分。有些過客可以開“申遺就要提升門票價格”的玩笑,廈門人卻要守土有責地做好“申遺”——這可是給“咱家”提升“顏值”,老祖宗傳給我們的寶貝,不能毀在咱們手中,相反要為其添光增彩,好好地傳給子孫后代! 說到這兒,筆者不能不給“島民”蔣女士點贊。她在導報的“想說就說”上反映,島上有一些不知道是否正規的導游亂掰歷史,捏造曲解一些人文典故,非常不利于“申遺”,需要加強培訓管理。如果廣大市民都像蔣女士這樣“護島”,城市管理者都抱有管就管好的態度去“管島”,加上“愛己者人恒愛之”贏得外地游客、全國人民的“愛島”,鼓浪嶼的“顏值”會天天提高,此番“申遺”也一定能夠成功。 |
相關閱讀:
- [ 08-24]提防鼓浪嶼在“爭奇”中“都淹”
- [ 08-24]鼓浪嶼商家爭奇斗艷凸顯“風情街之憂”
- [ 06-05]期待一個更優雅的鼓浪嶼
- [ 05-27]落榜“信得過”鼓浪嶼甘苦如何?
- [ 05-05]鼓曾PK,不拼人氣拼人文
- [ 05-04]游客的每聲抱怨都應有積極回應
- [ 03-17]“過渡黑名單”就應如此開動大腦
- [ 11-26]故宮珍寶安家鼓浪嶼,是榮耀更是重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