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收回贈品”的作秀太缺人情味了
2015-08-20 16:09:3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濰坊昌邑市環衛工人向媒體反映,昌邑市環衛局舉行的2015“夏送清涼”活動,現場為60位環衛工人發放綠豆、茶葉、毛巾等避暑物品,待拍完照片后又將物品收回,稱對這種作秀行為表示不滿。(8月19日新華網) 大熱天把60名環衛工人叫來只是為了拿著東西拍張照片,這樣的做法不僅缺人情味,更是有戲弄人的嫌疑。如此作秀,不要也罷。 昌邑市環衛部門的做法,一石激起千層浪。尤其在網絡上,被網友們嗤之以鼻。據了解,入伏后濰坊出現持續高溫天氣,一線環衛工人成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志愿者與愛心企業紛紛向他們身處援助之手。盡管昌邑市環衛局回應稱,捐贈物品現場不夠分配,只能統一收回,加工以后再統一分配,依然有狡辯的嫌疑。因為如果現場不夠分配,完全可以夠分配多少就發多少,這樣拍出來的照片也不會“假”。從本質上講,昌邑市環衛部門并沒有把環衛工人真正當成主人翁,而是“忽悠著”進行了選擇性的安排。因為記者隨機采訪的幾位環衛工人的話就可看出端倪——他們大都表示平時并沒有收到過社會愛心人士捐贈的物品,平時也沒有單位向他們發放過慰問品,只在前段時間送過一次綠豆湯。這說明,本次拍照后收回贈品的行為,只是部門的一次“例行舉動”而已,并非唯一的一次“戲弄”。時下,全社會都在關注環衛工人,都在努力為他們盡一份愛心,像捐助的企業一樣真誠一些,少一點作秀,多做點實事,才是環衛部門應當做的事。 任何缺乏誠意和人情味的作秀都太“假”。縱觀近年來各種“秀”不斷,充斥著職能部門或個別領導的形式主義作風,這些的共同點都是缺乏誠意,甚至有的屬于“掩耳盜鈴”的炫耀。如某市領導低調出行體驗環衛工人工作,卻被拍得很專業,攝影者究竟是巧遇還是安排?如信陽10余名身著制服的執法隊員手持掃帚,圍在一塊不到20平米的人行道上清掃路面,這樣的擺拍照片,價值何在?再如四川一縣領導帶頭掃街攝影師蹲地拍,撫順一干部乘公交、掃大街先后“巧遇”攝影師,還有氣象員泡在水中仍堅持工作電腦卻不漏電,讀者看報學習十八大精神所讀版面竟為廣告,消防水槍向天空噴出水龍領導“冒雨工作”等,都作秀得過頭了,行為背后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而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踏踏實實為民辦事的心思。 昌邑環衛部門讓環衛工人拍照后收回物品的做法,也是典型的形式主義,他們的思維里有著缺乏人情味的“邏輯錯位”——給工人發別人捐贈的東西,遠不如拍張照片“秀”出成績。很顯然,這從本質上和一些領導裝腔作勢假裝親民如出一轍。這樣的“秀”,太缺乏誠意,不要也罷。 |
相關閱讀:
- [ 08-20]環衛“清涼”作秀是權利弱化寫照
- [ 08-20]對環衛工的心酸別停留在良知拷問
- [ 08-10]豈能讓環衛工老無所養
- [ 07-28]對環衛工人拳腳相加,傷了誰?
- [ 07-14]“肯定要解決”應明確時間表
- [ 06-15]“我不扔環衛工就沒工作”是典型的扯淡
- [ 05-27]不能長期忽視環衛工的社保空白
- [ 04-17]“城市工人休息室”別成盆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