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資金是農民看病的“保命錢”。然而,在貴州部分地區,從縣醫院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再到私立醫院均查出存在套騙新農合資金的行為,甚至醫患合謀騙保。多家醫院打著免費接送、檢查、吃飯“三免”旗號組織農民進行檢查,之后多數被診斷為有病而住院,群眾因“三免”得隱性實惠,醫院套取資金得現實實惠。(8月17日《人民日報》) 這起新聞的焦點,被放在了“醫院請農民吃飯”這個層面上。醫院請農民吃飯,是為了讓農民協助造假,讓他們虛假看病,農民不僅吃了飯,還獲得了一定的資金。請農民吃飯的醫院,是為了自己的吃飯。但是,在這個環節上,有關部門似乎忘記了另一個群體:監管部門就沒有吃人家的嘴軟嗎? 醫院請農民吃飯,其實就是制造虛假的證據,證明醫院給這些人看了病,應該領取政策規定的資金。但是,僅僅有了看病的人頭,僅僅有了看病的數據,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讓虛假的資料發揮了作用,拿到了不該拿的醫保資金,才有意義。 對于醫保資金審批部門來說,這就是責任的缺失。假如說,對于虛假的報銷資料,沒有發現。這說明他們的技術水平沒有達到規定,這樣的一批人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了,留著他們還有何用?最為讓我們擔心的是,其實,虛假資料能夠騙取醫保,未必是因為沒有識別假冒資料的火眼金睛。從以往查處的一些案件來看,恰恰是監管部門和造假醫院同流合污了,才能讓醫院的騙保行為得以成功實施。 在醫院騙保成功的背后,參與吃飯的農民是可恨的。為了蠅頭小利,就幫助不法醫院騙取醫保,這危害的其實還是自己的利益。當有限的醫保資金被掏空的時候,也就出現了安全的隱患。如果今后生病的是自己,或許就會因為資金不夠使用,而不能順利報銷。但是,在這個行騙的過程中,這些農民也僅僅是個群眾演員而已。他們確實也吃了飯,可是也僅僅是一碗不值錢的“小吃”。真正的山珍海味被誰吃了呢? 非法利益最大的獲取者就是醫院,他們得到了最大的一筆違法財富。而那些審批部門、監管部門也沒有白白辛苦。在請農民吃了飯之后,要想將資金拿到手,還需要繼續請人吃飯,而且要比請農民吃的飯要上檔次。請農民吃的是“小吃”,請監管部門吃的則是“大餐”。當然,只是吃飯是不行的,在騙領的這筆資金中,會有相當一部分流入到監管人員、審批人員的腰包里。 農村合作醫療,是國家的一項惠民政策,醫院騙取醫保的辦法也不僅僅是請農民吃飯造假,據說造假的手段已經猶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我們在痛恨部分農民無知,部分醫院囂張的同時,更應該追問一句:請農民吃飯的醫院,還請誰吃了飯? |
相關閱讀:
- [ 08-18]滅了醫院騙保的“命門”
- [ 08-18]有多少醫院一直在“騙?!?/a>
- [ 08-18]塌方式騙保,根子在于監管形同虛設
- [ 08-18]醫院騙保,不能只怪“賊惦記”
- [ 07-31]別只查“男人做陰道鏡檢查”的騙保行為
- [ 04-15]“禁吃大餐”防騙保多大才算大
- [ 11-27]醫院集體騙保,該追誰的刑責?
- [ 11-05]預防醫院騙保 亟待監督跟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