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辦公廳的一紙文件,周末“2.5天小長假”從傳說變成了現實。從文件的細節中可以看出,此次休假制度的調整仍屬于鼓勵的性質,沒有強制性。文件出臺的目的是實現錯峰休假,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 “華山數萬人滯留,黃山游客爆滿,故宮人山人海,長城不分內外。”每每遭遇公共假期,電視臺都會循環播放各地景區游客“爆棚”的景象,似乎假期里最浪漫的事兒,就是宅在家里看別人如何堵在路上。而此次國辦倡導推行周末小長假,正是為了緩解這樣的窘境,讓“世界那么大,人們有時間、有空間去看看”。 但假期的豐滿,比不上落實的骨感。人們紛紛表示,現在許多私營企業連周末休兩天假都難以保證,晚間動輒要加班到九、十點鐘,單休成為常態,雙休都保證不了,更無法奢望周末2.5天假期的落地了。為了促進旅游消費而出臺的“2.5天小長假”制度,輿論關注的焦點卻再一次“跑偏”到休假權的落實問題上來,可見,對不少勞動者而言,休假權仍然處于紙上福利的階段。國人的假期,尚處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階段。 從規定本身出發,沒有明確具體如何休假,給了各單位“創新”休假方式的空間,而“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組織休假的說法,似乎又給某些不愿意還勞動者休假權的單位以借口。據人社部的調查顯示,目前帶薪年假落實率大約只有50%。對于近半數連帶薪休假都無法享受的勞動者而言,他們更需要看到休假權落實的曙光,提高這些勞動者在與企業建立勞動合同時的議價能力,把休假權的落實作為各級勞動監察部門、工會工作的重點。同時,對私營企業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使其能夠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的情況下,減少身上的負擔,將利潤讓渡出來,保障員工的休假權。 誠然,任何政策的推進,都需要一個磨合期。可在勞動者權益保護領域,如果權益的落地缺乏一視同仁的嚴格執行,就可能導致一拖數十年,休假福利長期處于二元分化的現實中。 |
相關閱讀:
- [ 05-03]“五一”小長假何以變身“搶金周”
- [ 03-14]“小長假”不宜改為“長周末”
- [ 03-14]長周末難解小長假之困
- [ 05-02]五一不應僅是“小長假”
- [ 05-04]被商業化劫持的"五一"小長假
- [ 04-29]當五一小長假遭遇豬流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