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蘇寧相互入股激活一池“便民春水”
2015-08-10 18:00:1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阿里巴巴微博剛剛宣布:阿里與蘇寧開啟全面戰略合作。阿里將以約283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蘇寧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阿里新發行股份;雙方將打通線上線下全面提升效率,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完善商業服務。(8月10日財經網) 阿里巴巴做為知名電商企業,已經將互聯網商業越做越大,并成為行業領軍。一項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阿里巴巴總營收762.04億元人民幣,凈利潤243.20億元人民幣。堪稱業內翹楚。而日前與阿里“入股式合作”的蘇寧,在傳統家電、消費電子、百貨、日用品等實體商業領域成績菲然。阿里與蘇寧的“相互入股”,被廣大消費者稱為“強強聯合”,其未來前景期待和看好。 然而,另一個令人不解的問題在于,多年來“電商”與“實體商”的競爭大戰并未“止息”,在阿里和蘇寧本身也有商業競爭關系之下,為何雙方反而“抱團”?究其原因并不難理解。一方面,這一互購股份的合作屬于一種合作共贏的模式。在商業利益之下,曾經的“競爭者”完全可以轉變為“合作者”。阿里有阿里的優勢,蘇寧何嘗不有蘇寧的優勢?就商業銷售供貨和后期服務而言,蘇寧的優勢不容低估,阿里巴巴的銷售渠道和客戶資源卻是“頂級一流”。雙方一旦合作,可以讓商業“走的更遠”、直接打通“服務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可以更充分發揮傳統店商的優勢,也真正和更充分實現“互聯網+”的“增殖魅力”。 第二方面,兩大巨頭的合作,未必不是一種合作之下的“突破”。電商領域同樣競爭激烈,阿里不僅面臨“鞏固”成果的問題,還面臨開拓更大更新的市場領域的問題,與蘇寧合作或能滿意未來長遠發展的需求。傳統店商要走走的更遠,首先解決的就是“平臺”短板,像蘇寧這樣的老牌實體店商,自我創建和發展“電商平臺”的投入會更大,成本也更高,倒不如“借雞生蛋”——借阿里巴巴之手實現企業的發展追求目標。在未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之下,“不創新”就是死,不突破就是死,雙方合作便帶有這一因素。當然,帶有競爭色彩的兩大商業巨頭,“精誠合作”、互持股份,更多的還能體現企業經營者和決策者的睿智和胸懷。合作起來,拋卻“成見”,加強溝通,利益共享,合作共贏,不正是相互入股的終極目的嗎? 阿里與蘇寧的合作,扶持和深入的“相互入股”,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絕不是看“神仙打架”。阿里和阿里構筑的電商平臺,已經輻射到億萬消費者的生產生活細節,也影響著廣大消費者的生活品質,以蘇寧為代表的一批實體店商為主,其銷售和產業同樣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在一個“強強聯合”和“優勢共贏”的合作機制之下,獲益最大的將是廣大公眾和消費者。合作過程中將極大地改善服務并讓消費者共享,將提升商品品質,將淘汰“落后產能”,將進一步推動和發展阿里倡導的“村淘”工程,這一成果最終將引領部分商業領域的未來,也注定會攪活一池“便民春水”。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