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訪者縣志留惡名”是權力無邊的恥辱
2015-07-27 08:03:4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位于陜西東南部的旬陽縣,7月25日因一項“纏訪者進入縣志留‘惡名’”的舉措備受關注。7月25日晚,旬陽縣委宣傳部相關科室負責人獨家回應稱,所謂“記入縣志”本意不是為了阻止民眾正常信訪,而是專門針對那些專業的鬧事者,通過一種“記錄在案”的方式予以曝光,引導公眾來對他們進行評判譴責。(7月26日《南方都市報》) “纏訪者縣志留惡名”是旬陽縣出臺的一項新舉措,當地官方回應說,出臺這個辦法的目的是“扭轉社會風氣”。這份刊登于旬陽縣政府網站的新規定是這樣說的:今后,凡是我縣重大纏訪赴省進京訪者將進入縣志“青史留名”,只不過,留下的是遺臭萬年的“惡名”。 可見,當地對于這個辦法的實施還是很沾沾自喜的,他們認為這樣的辦法可以“扭轉社會風氣”。盡管說,當地給信訪群眾劃出了幾個不同的層次,有“有理上訪”和“無理上訪”幾個不同的層次,但是這不是把所謂的“纏訪群眾”寫進縣志的理由。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要關注。 首先,纏訪誰來界定?很多上訪事件,對于當地政府看來就是纏訪,可是對于上訪者本人來說卻認為是有冤情的。即使,纏訪寫入縣志沒有法律上的問題,這個界定也是會有問題的。由當地政府來界定,正常的反映問題,或許由于次數較多,也會被定性為纏訪的。這無形之中,就堵死了信訪的道路。 其次,真合法律法規?當地政府說,這樣的做法并不違法法律法規。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縣志是做什么的?縣志是記錄一個地方重大經濟、政治、文化等等事件的。當然,上訪也能成為重大事件,問題是,這樣的重大事件都是百姓的錯?當地政府就不存在問題?很顯然,單方面將所謂的“纏訪群眾”記錄到縣志里,就是違法行為,因為這已經侵犯了公民權利。 “將無理纏訪記入縣志”的提法,最早來自旬陽縣委書記梁濤6月23日在該縣縣委十四屆十五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很顯然,這樣的辦法能夠像模像樣的刊發在政府網站上,能夠得以成為地方的土規定,其背后的推手就是權力無邊,權力濫用。 這份通知說:將把“纏訪群眾”寫進縣志里,放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里,讓全體人民去譴責,把他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其實,這只會激化矛盾,對于問題的解決沒有絲毫的好處。這恰恰不是上訪者的恥辱,而是執政者的恥辱。這暴露的問題則是權力大于法力的尷尬。 纏訪者“縣志留名”暴露“權力之惡”。即使真是纏訪,誰也沒有權力把人家寫進縣志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