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竹溪村村干部侵吞公款150萬元”,中紀委、監察部官網7月18日的這則頭條消息,引發輿論熱議。據悉,今年4月底,廣東省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線索集中排查活動,江門共查出1110條,居全省之首。目前,有關部門已立案716宗,黨紀政紀處分158人。 廣東江門排查村干部腐敗的成績單,堪稱“蒼蠅式腐敗”的現實標本。特別是江門某村幾名村干部侵吞公款150萬元,上了中紀委、監察部官網頭條,表明以村干部為主要群體的“蒼蠅式”腐敗,已引起中紀委關注,或將成為今后的反腐重點。 表面上看,村干部手中無職無權、無錢無物,缺少滋生腐敗的土壤。可事實并非如此,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不斷強化,各種項目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向農村;一些地方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大量土地被征用,巨額補償款讓村級組織一夜暴富,村干部也搖身一變為“土地財神”。村干部手中掌管大量集體土地等巨額財富,行使著巨大的管理權力,一旦失去有效監管就會失控,導致“蒼蠅式腐敗”頻出。 農村基層“蒼蠅式”腐敗到底有多嚴重?從媒體報道來看,買票賄選、選舉造假、暴力拉票、隨意處置集體土地、截留惠民資金等都大量存在。網絡流傳的那句“大老虎離我們太遠,眼前蒼蠅每天撲臉”,就形象勾畫出了一些地方“蒼蠅式腐敗”的嚴重程度。上級組織對村干部疏于監管,助長了“蒼蠅式”腐敗,損害了農村基層組織的公信力,也破壞了干群關系,不利于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蒼蠅式腐敗”登上中紀委、監察部官網頭條,提醒有關部門應該讓反腐工作更加深入基層。首先,要按照中央要求,開展整治村、社區等基層官員違法違紀行為專項行動,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出重拳、下猛藥集中整治。同時,從制度入手,對村干部在選舉、任命、履職、離任等各個重要環節,實行全程跟蹤監督。特別是,盡快完善相關立法,將村干部納入重大事項申報制度進行規范管理,構建起“小村干部大監管”體系,鏟除滋生“蒼蠅式”腐敗的現實土壤。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