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神州專車推出了一組以“Beat U,我怕黑專車”為主題的廣告,一眾明星和大V出鏡,手持禁止牌,痛陳“黑專車”之“黑”。盡管沒有明說,但是明眼人很容易就看出來,神州專車想要“Beat”的“U”,其實就是美國打車軟件公司優步“Uber”。有法律專家質疑神州專車涉嫌“惡意競爭”,網友則指責其“不夠地道”,而這起輿論事件再次引燃近來有關專車的種種爭議。 這組廣告昨天一天在微博和朋友圈里被刷屏。但是,網友們的關注點似乎并沒有與神州專車“同頻共振”。不少網友表示,選擇哪種打車工具,當然是我的地盤我做主,神州專車打著拒絕“黑專車”的旗號,替用戶做選擇,顯然是把自己家的漏斗插進了別人家的油壺里。況且,誰“黑”誰“白”,優步說了不算,神州專車說了也不算。對于明星、大V齊刷刷為神州專車“Beat U”站臺,輿論普遍覺得頗為怪異。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名人都是由一個公關公司負責聯系,在支付一定費用后,讓名人簽一個肖像使用授權。這些名人是否知道自己的肖像被用于這組廣告,對于肖像上出現的那些文字他們是否事前知道,現在還不清楚。不過,已經有大V出來澄清,說當時談的時候是公益廣告。如果真是這樣,他們被神州專車拉來“黑”對手的同時,自己已經被神州專車“黑”了。 專車對人們生活的介入有點猝不及防卻又似乎理所當然,伴隨而來的是同專車有關的各種糾紛。以往,這樣的糾紛通常發生在專車與出租車之間,這一點都不難理解。但是,兩個網絡打車公司之間掐架,瞬間“隊友”成了“對手”,多少讓人感到匪夷所思。無論神州還是其他網絡打車公司,客觀上對于整合交通資源、方便百姓出行是有益的,這也是它們能夠存在、發展的土壤。但是,政策層面的節制對于這類新生事物又是必須的。如何讓這樣的新生事物保持應有的創新活力,讓它們從各自方面推動社會向前走,同時又讓它們在一個合理的框架內運行,不至于按下葫蘆浮起瓢,在這邊“給力”的同時又在另一邊“撒氣”,這需要管理的智慧。 網絡打車公司顯然處于這樣一個節點上,包括神州專車在內的業內主要參與者,協同戰友們一起務實合作,積極謀求同管理者在政策層面的良性互動,可能更有利于讓這個行業健康向前。在政策框架尚未理清邊界之前,神州專車有意把私家車介入網絡打車問題放大,看上去好像是打擊了對手,但誰又能保證,這不是在給自己挖坑? 中國正在經歷劇烈的社會轉型,專車糾紛顯然只是這種轉型的一個縮影,而神州專車廣告事件,更像是縮影中的一個細節。細節有時能決定成敗,有時又無關大礙。對于這樣的網絡營銷,網友們早已見怪不怪,完全可以把它當作網絡汪洋中飄過的又一片落葉。但對于市場參與者和規則制定者來說,則應該從中領會一點什么,比如,在一個新興領域,該從何處介入,又該以怎樣的姿態介入。(作者是環球時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06-26]別讓“營銷戰”掩蓋專車真問題
- [ 06-17]女子被專車司機“性侵”不能惡其余胥
- [ 05-14]應客觀看待專車“成長中的煩惱”
- [ 05-11]法治應讓專車跑得更穩
- [ 05-04]專車背后站著新興的城市中產
- [ 04-22]私家車“轉正”專車不是問題
- [ 04-17]“專車第一案”:究竟應該關注什么
- [ 04-17]專車即使輸掉今天,也會贏得未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