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這是一次宏偉的遠征,兩江新區的內陸開放,僅僅是開始,如何實現中央和市委的戰略任務,走出一條內陸地區參與國際分工,科學發展的新路,改革探索的任務更加艱巨,惟有勵精圖治,奮勇向前!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幅恢弘的時代畫卷,位于中國內陸腹地,絲路與長江交匯的重慶兩江新區,正成為描繪這幅畫卷濃墨重彩的時代篇章。 2010-2015,是中國“十一五”規劃的末期,也是“十二五”規劃的展開之時,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影響,正深刻影響著中國的戰略選擇和改革路徑。 黨中央國務院放眼世界,運籌帷幄,把中國內陸開放的第一桿大旗布局重慶——這片長江與嘉陵江兩江交匯的土地上。2010年6月18日,重慶兩江新區橫空出世,成為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 吹響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的總號角,這是中國內陸地區加速融入全球市場最鮮明的信號!也是中國區域戰略中最重大的戰略轉型。 上個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催生了全球性的產業大轉移,她與打開國門,剛剛步入改革開放的中國,歷史性的擁抱在了一起,這輪發展,掀起了波瀾壯闊的中國改革發展,改寫了世界經濟版圖。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第二大經濟體,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形成城市綿延帶,崛起了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世界級的城市群。 三十年后,全球性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部市場震蕩,區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地區差距、收入差距,都需要中國發展戰略來一次更加深刻的戰略轉型,以應對國際國內市場的巨大變化。內陸開放、內需主導,構建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的開放型經濟體系,由此成為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戰略選擇和改革路徑。 國務院賦予重慶兩江新區的開發開放,在國家戰略層面,由此具有極強的全局性意義和改革示范意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這5大戰略使命,既對應全球地緣政治經濟中,西部作為亞歐戰略走廊和發展腹地的戰略格局變化,也對應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的中國發展戰略轉型,通過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探索內陸改革開放發展的新路徑,形成西部增長極和內陸門戶,發揮內陸改革開放的示范效應。 重慶兩江新區的開發開放,從此不但具有國際國內市場的拉動力,更有國家戰略意志的推動力! 在歷史的坐標下,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正以巨大的力量,推動改革開放向內陸腹心地帶挺近,設立兩江新區,標志著中國改革開放由東向西的戰略大轉移!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