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正式施行。按照這個條例規定,北京市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所有煙草促銷活動都被禁止。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中國現有吸煙人口約3.5億人,占世界吸煙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相應地,中國也是最大煙草受害國之一,每年至少有100萬人死于與煙草相關的疾病,約有7億多非吸煙者受二手煙危害,其中包括2億多兒童。因此,制定愈加嚴格的控煙法規十分必要。 其實,不止北京,中國已有超過20個城市新出臺或修訂了無煙環境法。中國在2003年簽署加入WHO《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時,曾承諾在2011年1月9日前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在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防止公民接觸煙草煙霧,并廣泛禁止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因此,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際上是中國履行承諾的一個步驟。 當然,出臺規定易,而執行規定難。《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出臺的時間之所以比中國政府承諾的時間晚了4年,其中主要原因也在于執行法規的有效性方面。根據以往控煙的經驗,如果執法跟不上,有關控煙的法規無異空置。 在中國,有關控煙方面的法規執行差,既有整個司法環境的問題,也有吸煙行為從非由法律調節向由法律調節轉換方面的問題。控煙法規執行的難點在于,吸煙行為本身并不違法,但是,吸煙行為發生在法定不準吸煙的場所和場合就構成違法,而這些場所和場合數量難以計數、范圍難以估計,再龐大的執法人員隊伍也覆蓋不了這些場所和場合。因此,說到底,控煙方面的法規,只是一個指引性的法律規定,其執行主要靠無數場所和場合中的單位或組織,將法規具體化為單位或組織的內部規定,由此完成相關法規的執行。 此外,控煙法規的法律調節意義,就在于在吸煙者自由與非吸煙者不受吸煙侵害自由之間達成平衡。在此,控煙嚴格的一些國家的做法頗值得借鑒。這些國家的公共場所,如機場、車站等純公共場所,都有控煙裝置完善、隔離有效的吸煙室。這樣,就既滿足了吸煙者的自由,也保證了非吸煙者不受二手煙侵害的自由。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執行“史上最嚴”的控煙法規,并非意味著嚴格封殺,而是要為吸煙者提供更加方便的“出口”。 當然,提供這樣的“出口”,并非鼓勵吸煙,而是將吸煙行為“渠化”至指定的相對隔離的地方,也是為了減少出于生物本能的違規行為的發生。這樣的“出口”設置越完善,吸煙者對非吸煙者造成的危害就越小。而在其他公共場所,比如寫字樓、商場等,是否設立相應的隔離地方,則要根據法規而定。 至于減少吸煙人口,僅靠嚴厲的控煙法規還遠遠不夠。除了以愈加嚴格的法規為吸煙者創造一個愈加不方便的吸煙環境外,在煙草生產及其價格控制上,甚至在醫療保險費率上采取區別政策,且經過長期努力,方可有效地逐步減少吸煙人口。 |
相關閱讀:
- [ 06-02]最嚴控煙令 何處尋支點
- [ 06-02]沒有罰單的控煙不是好控煙
- [ 06-02]煙企和煙民誰是控煙最大的阻力?
- [ 06-01]“控煙令”如何掙脫“一紙空文”的桎梏
- [ 06-01]控煙令還可以更嚴格
- [ 06-01]“最嚴控煙令”需要最強執法
- [ 06-01]控煙:如何不只是“紙上最嚴”
- [ 06-01]執法不手軟,控煙不落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