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電商政府不能只做“師傅”
2015-05-20 17:02:5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隴南電商發展喜憂參半。隨著雙聯行動和“1236”扶貧攻堅行動的深入實施,當地農村基礎設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G網絡更是覆蓋了部分鄉村,但是自身發展不足、物流不便、包裝成本高、農產品質量難保證等,仍制約著當地農村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5月19日甘肅農民報) 電商進農村,喜憂參半完全在意料之中。“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沒有網”“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上的近在咫尺”,網絡可以讓包括農民朋友在內的每一個人高興快樂幸福,這就是“互聯網+”的魅力所在。當然新事物常常伴隨著新問題,準備不充分、運作過程中某些環節跟不上、農民自身能力不足,這些都可能牽出困惑煩惱憂愁。 那么作為各級政府,就必須從容面對,既要快樂著幸福著農民“電商達人”的快樂幸福,也要憂愁悲傷著農民“電商達人”的憂愁悲傷。以農民朋友的快樂幸福為出發點,憂愁著他們的憂愁,追逐著他們的追逐。做到這點非常重要。 “互聯網+”這一概念的提出,真正意義上撬開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大門。近日,商務部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旨在鼓勵電商進軍農村和社區,包括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培育農村電商環境。可以預期的是,不日全國將有多個地方與甘肅隴南一樣大力發展農村電商,農村“電商達人”必將異軍突起。不過對多數農民來說,電子商務畢竟屬于新鮮事物,他們比較忌諱的就是政府只做 “師傅”,把大家“領進門”便萬事大吉,至于“修行”完全就靠農民個人。具體到物流不便、包裝成本高、農產品質量難保證,以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似乎哪一個都離不開政府這一“有形的手”。 事實上,隴南已形成“用電子商務開扶貧新路”的經驗,其探索的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協會運作、微媒助力“五位一體”發展模式,更是可圈可點。特別是初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各項工作走向正軌后又該做什么,都非常明確。經驗雖好,但關鍵在于堅持,在于出現問題很好地解決問題。從目前隴南各級政府采取的應對措施看,應該說比較到位,值得肯定。 相信,只要各級政府真正快樂著幸福著農民“電商達人”的快樂幸福,憂愁悲傷著農民“電商達人”的憂愁悲傷,不停留在只做“領進門”的“師傅”,農村電商必然給農村、農業、農民帶來更多的變化和實惠,前途一片大好!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