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多剩男城鎮多剩女”首先是經濟問題
2015-05-15 09:50:58?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國家衛生計生委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報告指出,未婚男性多集中在農村地區,且分布在各個年齡組;而未婚女性更多集中在城鎮地區。(5月14日,人民網) 農村多剩男,城鎮多剩女,看起來很滑稽的命題。中國男女比例結構性失衡,意味著有數千萬男性只能打光棍。客觀情況看,剩男現象容易理解,剩女大量出現卻頗有諷刺意味。那么,“農村多剩男城鎮多剩女”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 由于婚姻梯度擠壓的存在,同齡適婚女性短缺時,男性會從低年齡女性中擇偶,“老夫少妻”增多;擠壓到一定程度,就會向其他地區發展,如城鎮男性找農村女性增多。農村女性本就結構性不足,還要與城鎮男性配偶,部分農村男性在婚姻上沒法向更低梯度擠壓,只能“剩下”了。 那么,婚姻梯度擠壓的首要驅動因素是什么?只能是經濟地位。城鎮里經濟地位差的男性,那怕連年齡相當的“剩女”都瞧不上他們,只能轉向農村女性,畢竟城鎮里經濟條件差拿到農村里可能比較好,而受傷害的卻是農村里經濟地位本來就差的男性。他們經濟條件差怪自己嗎?階層流動逐漸固化的今天,一些貧窮不是自身造成的,而是繼承的。 《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中說,城鎮女性“剩著”,是因為他們受教育程度和經濟獨立性較高,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職業發展而推遲結婚。按照一些剩女的說法,剩著是因為“找不到有感覺的男性”,也就是所謂精神層面的原因。筆者看來其實還是經濟問題。如今城鎮女孩對同齡男性的經濟地位有很高要求,其他條件好唯獨經濟條件差的男性,怎么看“還是沒感覺”。最近有調查顯示,年輕人最多關注韓寒、郭敬明、王思聰,他們哪個不是經濟地位優渥?城鎮里經濟條件差的男性,只能通過婚姻梯度擠壓解決婚姻問題。 “農村多剩男城鎮多剩女”更多是經濟問題。婚姻天平主要用經濟作砝碼,是這個時代的悲哀。中國經濟發展不平穩,城鄉差距較大是客觀事實,而最關乎公民幸福的婚姻問題主要靠經濟來說事,最終受傷的只能是多米諾骨牌倒下的末端,他們的悲哀是因為經濟地位處于全社會的末端。最終受害的還有,婚姻問題上經濟權衡太重的城鎮大齡剩女,一時端著,客觀上促成婚姻梯度擠壓的形成,既傷害了同齡男性,又間接造成更多農村男性的單身。 最近有一部很熱的電視劇《于無聲處》,80年代的工程師馮書雅可謂“女神”,她沒有因為經濟地位懸殊而拒絕保安馬東,讓我們再次相信精神層面的愛情了。“農村多剩男城鎮多剩女”背后的杠桿還是經濟因素,那么古典層面的愛情婚姻觀回歸,能否讓城鎮女性重新審視哪怕經濟上并不優渥的同齡男性?讓婚姻梯度擠壓不再成為普遍現象,不再把處于農村經濟底層的男性擠壓到“無妻可娶”。當然最根本的還是,創造條件促成收入分配平衡,讓“經濟決定一切”的社會氛圍得以凈化。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