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紀國法對領導干部提出更高要求,自然澤及親屬;規定之下,若是遵守,便主動管束配偶子女,若不愿遵守,就辭職不干,這是兩情相愿的事。法紀不外乎政治契約,一旦從政,就應該意識到要自愿放棄普通人的許多自由,謹言慎行,約束自己,約束旁人,直到離職、下海的那一天。】 中共上海市委近日公布并實施《關于進一步規范本市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試行)》。據規定,上海市級領導干部的配偶不得經商辦企業;其子女及其配偶不得在本市經商辦企業。 有媒體統計,1984年至今,黨和政府發布涉及官員及直系親屬經商的規定將近20份。針對干部及親屬經商,規定一再加碼,如不得 “利用職權”,不得“互為對方子女提供條件”,不得涉足“同業經營”,不得“關聯交易”,等等。如今上海首開先河,直接無條件禁止經商,限制性條款變身禁令,果斷干脆。 難道黨紀國法還管得了領導干部的配偶子女?問題不能這樣看。黨紀國法對領導干部提出更高要求,自然澤及親屬;規定之下,若是遵守,便主動管束配偶子女,若不愿遵守,就辭職不干,這是兩情相愿的事。法紀不外乎政治契約,一旦從政,就應該意識到要自愿放棄普通人的許多自由,謹言慎行,約束自己,約束旁人,直到離職、下海的那一天。 果斷禁令預示了反腐新趨勢,也顯現腐敗已有新的變向,讓人警惕。干部親屬經商,以前擔心權力尋租,今天更要擔心財富資源的“向心化”。一些領導干部子女看似獨立自主經商,不利用職權便利,但看不見的權力威望早已無處不在,他們涉足市場的第一天,就坐享資源優勢,不需要拼死競爭。權力隱蔽,曾經還可能是利用職權之便,今天呢,權力已經無需現身,資源已經向權力自動靠攏,那些行賄受賄成了過時的把戲。 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社會財富一旦形成高度聚集之勢,就會擾亂市場,如果向權力聚集,便會產生危險的現象,后果遠甚于具體官員的腐敗。配偶子女經商,以及其它各種變相的權力獲益形式,如果失去從嚴管束,甚至越演越烈,極其容易讓一個社會的財富凍結在親屬圈、政商圈,讓市場失去了洗牌功能。現實中也一再看到,配偶子女往往容易成為權力的市場代理者、買辦,權力獲益甚至成為合法的形式。看起來,沒有腐敗發生,但腐敗完成了原始積累,開始了合法獲益方式,篡改了市場規則,讓那些懷揣創業、奮斗夢想的人哪里看得到希望? 這當然只是一種可能性。但是,只要這種可能性存在,從政治倫理的角度權衡,便要主動設置禁區,提高約束等級。權力、市場邊界,哪里又看得見摸得著,能夠一刀切割干凈?人脈、血緣都是最真實的利益紐帶,滲透一切關卡,游走政商兩端,輸送資源,追求贏者通吃的邏輯。惟其如此,對從政者附加某種人身限制,正己及人,將強者變成弱者來提防,這無須理喻,可以“不講人情”,其實也算是現代政治常態。 |
相關閱讀:
- [ 05-06]規范領導親屬經商是制度反腐重要一環
- [ 05-06]“微信反腐”重在互動與監督
- [ 05-05]還有多少貪官在演反腐大戲?
- [ 04-24]“天網”行動開辟反腐“第二戰場”
- [ 04-23]紅色通緝令顯示國家反腐能力增強
- [ 04-22]紅色通緝令彰顯反腐決心
- [ 04-15]反腐不放過“死老虎”發人深省
- [ 04-14]反腐正在推進,“特赦”言之尚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