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的決定》將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4月27日,記者從湖北省環保廳獲悉,環保部門將加強禁燒執法力度,每周通報各地火點和空氣質量排名。(4月28日新華網) 年年春末夏初,年年“全面禁燒”。 這樣的場景似乎早已讓人有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覺。在空氣質量、人居環境越發被重視的當下,外界早已失去了“等風來”的耐心,而一紙禁燒令的“立刻見效” 當仁不讓的成為了治理霧霾天氣的重要手段。 毫無疑問,燃燒秸稈不僅帶來了空氣污染,而且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這樣樸素的道理,稍微有點常識的群眾都懂。但事實上,群眾的生活水平早已超越了依靠燃燒秸稈做飯、燒水的時代,而秸稈的變廢為寶也似乎有著不方便的一面,在難易面前,群眾自然會選擇“一燒了之”。 年年在提秸稈禁燒,年年都在焚燒,甚至有越演越烈之態勢,沒有契合實際的疏導,只有空唱高調的禁絕,秸稈焚燒之禍永得不到解除。如今,焚燒對空氣的負面影響日益嚴峻,僅僅靠禁絕就真能解決問題?田間秸稈的出路在哪里,筆者認為,無非一是相關部門幫助農民把秸稈從田間地頭運送回農戶家中;二是財政部門采取補貼的方式,貼補農民秸稈還田的花銷。如果職能部門繼續在一旁動動嘴皮子、罰罰款,明年、后年,或是大后年,秸稈依然難逃被焚燒的命運。 |
相關閱讀:
- [ 11-21]沒有“大領導來”就能“突擊燒秸稈”?
- [ 10-16]農民為什么年年燒秸稈?
- [ 10-11]為秸稈找出路,才是根治焚燒之本
- [ 10-11]撲滅“秸稈狼煙”需幫助農民趨利避害
- [ 06-11]秸稈焚燒,只“禁”不夠
- [ 10-25]治理焚燒秸稈 以罰代管不可取
- [ 06-13]燃燒秸稈,請給農民指一條明路
- [ 11-28]秸稈放倒證,你太有才了!快反思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