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歸根”是最好的景觀效果
2015-04-14 17:29:55?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負責福州路段保潔的幾家園林養管公司,是不是出于“工作實績”的體現,才不惜耗費大量人力把樹池枯葉撿得干干凈凈,對此無妨暫且不議。但福建農林大學等相關專家的說法,則已基本否定了某些養管公司認為“飄落病態枯葉傳染其他植物”的可能性,且枯葉覆蓋并在植被上腐爛的過程,也不太會影響水分和化肥的流進土壤。這就是說,園林工人不厭其煩地清除所有落葉,其實只是為了一個標準模糊的“不致影響景觀”。 城市環境的美化、潔化和凈化,當然包括了對街頭落葉的及時適當處理。然而,為了印證“工作實績”的增量加碼,只顧一處、不及其余地片面追求“景觀效果”,則非但有可能“扒”出另外的“景觀瑕疵”,事實上也未必符合最佳的“綜合效果”。譬如,像福州這樣,“葉”無巨細,都得“除”之而后快,一則時有“扒出枯葉拖出泥”,二則確易招致“為工作而工作”的坊間質疑。 “葉落歸根”可能是最好的“景觀效果”。倘若福州的有關園林養管公司,愿意去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這句老話,其可能比普通市民早就了解過以下參照:在我國臺灣省,園林養護工人只清掃枯枝,對樹池中的枯葉只適當清理,大部分都是讓其自然氧化。至于園林部門擔心的“風一吹滿街都是枯樹葉”,臺灣的做法是樹池用鐵皮或木板圍在四周,樹池高出約20厘米,這樣枯葉不但不會被風吹走,腐爛氧化后有利循環利用,還能省去清理和運輸費用。 轉變觀念天地寬,枯葉也是一種“寶”。就城市道路的美化保潔來說,在清除“枯葉垃圾”的同時,以低碳、環保和綜合利用的思維,最大程度地起到“葉落歸根”的雙贏作用,不止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更能折射和顯現人文管理、集約管理、科學管理的最好效果。這樣的細節用心與統籌兼顧,其實才是升級和升華的“景觀效果”。 |
相關閱讀:
- [ 03-25]“落葉景觀道”是公共美學的回歸
- [ 03-19]煙臺山景觀整治變“毀容”只怪施工隊?
- [ 02-25]垃圾圍村,該處理的豈止是垃圾
- [ 09-26]三峽大壩免的是門票,給的是態度
- [ 07-10]責任缺失 “景觀橋”才成“奈何橋”
- [ 07-04]橋洞種樹,要綠化面積還是存活率
- [ 06-22]短命“文化長廊”應在責任徹查中收尾
- [ 06-06]填沙坑怎么就留不下燕子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