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長期以來各地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土地出讓金征收存在巨大“黑洞”,少征、欠征或擅自減免的土地出讓金動輒數百億元。多地出現“樓盤都賣完了,土地出讓金還欠著”等怪現象。(3月31日《現代快報》) 面對上百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欠賬”,面對國有資產流失,必須依賴重罰制度追討。 首先,重罰拖欠、延緩繳納土地出讓金的企業,提高企業拖欠土地出讓金的成本,倒逼企業按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土地出讓金。只要企業拖欠、延緩繳納土地出讓金,達到法定期限后,職能部門就必須依法啟動追討程序,及時要求企業補繳拖欠的土地出讓金。而且,除了追討土地出讓金本金之外,還必須另外征收高額的滯納金,加重企業拖欠、延緩繳納土地出讓金的經濟成本。特別是對于拖欠土地出讓金,又不配合補繳土地出讓金的企業和個人,甚至有必要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 其次,重罰擅自給企業減免或返還土地出讓金決策的官員,提高官員的違規決策成本,倒逼官員不敢在土地出讓金上擅自給企業提供減免或返還的優惠政策。目前,官員違規成本太低,也讓官員對這樣的違規決策有恃無恐,相反由于招商引資的成功,拉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反而成了政績功臣。 另一方面,重罰職能部門不及時依法追討土地出讓金的失職、瀆職之過。雖然從法律上說,企業拖欠、延緩繳納土地出讓金,政府職能部門應當依法追討,但很多時候由于職能部門收受好處等因素,往往沒有依法追討,放跑了拖欠土地出讓金的企業。 再者,完善土地出讓金公開制度。對于每一筆土地的土地出讓金征繳狀況,必須定期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從而確保土地出讓金及時足額征繳到位。 |
相關閱讀:
- [ 04-01]土地出讓金何時不再處于“監督外”
- [ 09-02]土地出讓金不應是一筆糊涂賬
- [ 09-02]土地出讓金不能成信息公開“盲區”
- [ 08-29]土地出讓金問題須從根上治
- [ 08-29]讓20萬億土地出讓金見見光
- [ 08-28]20萬億土地出讓金不能是糊涂賬
- [ 08-22]審計土地出讓金意義不只是推進反腐
- [ 06-09]變相減免土地出讓金傷害了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