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禁騎電動車的規定里,有著濃濃的關愛。但是,一紙通知能否終止騎電動車上學的身影呢?這絕不是如此簡單的事情。可喜的是,福州的教育部門正在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將進一步推廣學生專用公交和周末班車。但是,由于校車不足的現實已經存在多年,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 有人說,眼下最困擾人們的就是遙遠的距離。上班的時候很遙遠,上學的時候很遙遠,探親的時候也很遙遠。遙遠的距離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傷痛了。上班遙遠些,探親遙遠些,還是能夠堅持的,畢竟都是成年人了。問題是,上學的遙遠距離,孩子如何克服? 不讓學生騎行電動車上學的規定,讓我感受到的是溫暖。但是,溫暖還需要許多許多的政策改變。護翼學生的安全,需要制度的變革和前行。 一者,縮小教育服務圈子。如果能走著上學,如果能騎著自行車上學,家長是不會讓孩子騎著電動車上學的。這需要縮小教育圈,學校建設不能一味貪大求全,還要多些規模小、分布廣的社區學校。 二者,打造免費校車時代。目前校車存在的問題,不僅是數量少、安全系數低的問題,還有價格的問題。大多數學校的校車都是收費的,雖然價格并不高,但是對于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也還是不小的負擔。 三者,編織通暢城市客運。讓學生出行不騎行電動車,除了加快校車的布局之外,還應該編織暢通的城市客運網絡。要建設學生專用公交線路,要打造好學生周末班車,解決住校生的回家問題。 |
相關閱讀:
- [ 11-11]建好充電樁,助電動車“彎道超車”
- [ 10-14]廣州禁電動車
- [ 10-14]封殺電動車是公共治理手段的極端化
- [ 10-14]電動車問題的關鍵在于安全
- [ 10-10]電動車為何如此瘋狂?
- [ 07-20]治理醉駕電動車不要忽視源頭
- [ 05-08]電動車上牌前還需疏通群眾情緒
- [ 10-18]電動車“禁搭成人”少了點“底層思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