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強有力的法律,有了強力治理污染的領導集體,有了治理污染的社會共識,新環保法給環保執法帶來了契機】 3月2日,在環保部就新環保法實施生效以來進展的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說,環保部要對堆積如山的存在很多年的問題進行強力整改。據悉,新環保法生效兩個月,共實施了15件按日計罰案件,罰款數額達723萬元(3月3日《新京報》)。 新環保法實施之前,由于環保部門缺乏強硬執法手段,一直被社會詬病,甚至被稱為“沒牙的老虎”,如沒有強制執法權,一些地方環保部門在接到群眾報案后,也不能扣押、查封排污設施,這就出現了不少污染企業關門生產,環保官員被拒門外的事。同樣因為沒有強制執法權,開出的罰單也只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不僅降低了效率,也讓執法權威性大打折扣。 今年1月1日新版環境保護法正式施行,這部“史上最嚴厲環保法”賦予了環保部門多件執法利器,被稱為“上了利齒的老虎”,承載著治理堆積如山的環保問題的新希望。從此次發布會上公布的信息來看,新法生效兩個月以來,實施了15件按日計罰案件,罰款數額達723萬元,確實有利于倒逼企業及時停止污染。 但應該看到,新法雖然已經實施,但強制整改堆積如山的環保問題依然是一場攻堅戰。 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避免環保工作成為環保部門和公民、媒體的單獨戰場。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如今環保高壓之下,很多污染企業都開始轉入地下或者采取隱蔽方式。要挖出環境害蟲,就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不僅可以建立微信、微博、短信平臺接受投訴,還要能及時跟進,發布處理進度,回應公眾的監督。 其次,要破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很多地方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長,忽視環境問題的保護,這導致違法者較多,法不責眾的困局開始凸顯,地方畏難怕事;另一方面,很多污染企業是地方稅費大戶,出于地方利益考慮隱瞞實情,甚至消極對待。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潘岳說,現在仍然還有八九個省區沒有查處一起環境犯罪案件,而這些地方實際上都存在著比較嚴重的環境違法現象。 由此而來的對執法不作為問責也是攻堅點。不作為其實可以分為兩種:一是依法應當作出責令停業、關閉的決定而未作出的;二是發現污染或者接到舉報未及時查處的,環保部門的責任官員都將面臨引咎辭職的嚴厲追責。再者是不敢作為,環保官員作為地方職能部門,如果受到地方政府或者上級部門的影響而不敢作為的,也應該倒追上級領導的責任。 有了強有力的法律,有了強力治理污染的領導集體,有了治理污染的社會共識,新環保法給環保執法帶來了契機。一如媒體所言,之前的法律還不完善、執法手段不足、領導不重視等等借口也沒有了,中國的環保工作到了形成拐點的時候。但必須指出的是,環保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發展方式問題,治污必然會帶來短期內經濟的陣痛;更應理性看待的是,環保攻堅也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我們應該給予相關部門以時間。 |
相關閱讀:
- [ 03-03]重建“環保公信”時不我待
- [ 03-03]守法須是“環保新常態”,沒有借口了
- [ 03-02]環保墊底,只一聲道歉還不夠
- [ 02-25]鞭炮聲稀議環保
- [ 02-16]環保豈能止步于“不出事”
- [ 02-13]狠打“卡著環保吃審批,戴著紅頂賺黑錢”
- [ 02-12]巡視組點名批評后環保“治病”應加速
- [ 01-31]為環保執法強起來“點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